这些信息如同散落的珍珠,单独看并无出奇,但当沈沧澜将它们与自己掌握的线索(血银、海盐、倭商账目问题)放在一起时,一条模糊的脉络开始显现。
永昌货栈内的“工坊”,极有可能就是在熔铸、处理赃银!
黑风寨二当家失踪,是死是活?是否与四海帮有关?这“血银案”真的只是水匪劫掠那么简单吗?
谢家管事口中的“晦气东西”,几乎可以确定就是指那批烫手的官银。
小野次郎频繁接触墨香斋(四海帮据点),又出现在城南新酒肆,那里是否是他们新的接头点,或是销赃渠道的一部分?
沈沧澜意识到,他需要更直接的证据,才能打破目前的僵局。永昌货栈防卫森严,难以潜入。那么,刚刚露出水面的“海月楼”,或许是一个突破口。
他决定亲自去探一探这海月楼。
海月楼位于城南相对繁华的街市,门面簇新,装饰带着些许闽浙海商喜欢的风格,色彩鲜艳,雕饰繁复。此时华灯初上,楼内觥筹交错,颇为热闹。
沈沧澜换了一身半旧的直缀,扮作寻常文人模样,要了个二楼临窗的雅座。他点了几样小菜,一壶酒,看似自斟自饮,目光却悄然扫视着楼内环境。
他发现,这海月楼的客人成分复杂,有操着闽南口音的商人,有神色精明的牙侩,也有一些举止豪迈、看似江湖客的人物。跑堂的伙计眼神活络,穿梭其间,对某些熟客显得格外殷勤。
他的目光很快锁定在了角落的一个包厢。门帘垂下,但伙计进出时,他瞥见里面坐着的,正是小野次郎!而作陪的,除了一个穿着绸衫、像是本地商人模样的男子,还有一人,虽然穿着常服,但沈沧澜凭借在市舶司历练出的眼力,一眼认出那是按察使司衙门的一名姓钱的经历(低级文官)!
小主,
官、商、倭,在此地把酒言欢?
沈沧澜心中凛然。按察使司掌管一省刑名,这钱经历出现在与小野次郎的宴席上,意味着什么?是单纯的私人交往,还是代表着按察使司内部,也有人被这张利益网络渗透?
他正凝神观察,一个醉醺醺的汉子摇摇晃晃地从旁边走过,不小心撞到了他的桌子,酒水泼了他一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