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 投石

很快,信息反馈回来。张惟贤此行轻车简从,预计三日后抵达,将下榻于孤山的“林泉清舍”(一处皇家别苑)。负责接待的,是浙江布政使、按察使和杭州知府。此外,钦差可能会召见一些地方士绅、耆老,以示安抚。

机会可能就在这些被召见的人之中!沈沧澜脑中灵光一闪。他想起一个人—— “墨香斋”的东家,顾老先生。

这位顾老先生,曾是国子监博士,致仕还乡后在杭州开了这间墨香斋,虽看似不同世事,只与文人墨客往来,但在士林中声望颇高,与许多致仕高官、在朝清流都有联系。更重要的是,沈沧澜怀疑,墨香斋作为四海帮与倭商的接头点,这位顾老先生未必全然不知情,甚至可能身不由己。若能说动他,或许是一条将消息传递给钦差的捷径。

风险极大。顾老先生是敌是友,尚未可知。

沈沧澜决定兵行险着。他换上一身干净的青衫,备了一份简单的拜帖,以请教书法为名,径直前往墨香斋。

白日的墨香斋,更显清幽。店内只有一个小童在擦拭书架。通报之后,小童引着沈沧澜穿过前堂,来到后院那间他曾窥视过的书房。

顾老先生须发皆白,面容清癯,正坐在窗边临帖,见沈沧澜进来,只是微微颔首,目光平静无波。

“晚生沈沧澜,市舶司一小吏,冒昧打扰老先生清修。”沈沧澜执礼甚恭。

“沈书吏不必多礼。”顾老先生放下笔,声音温和,“老朽闲散之人,当不得请教二字。书吏此来,恐怕不只是为了书法吧?”

沈沧澜心中一动,知道对方是明白人,便不再迂回,开门见山道:“老先生明鉴。晚生此来,实为‘血银案’。”

他将那日窥见刘莽与小野次郎在此争执,以及后续调查的种种疑点,择要说出,最后道:“老先生,此案牵扯甚广,关乎国帑民命,更关乎我大明海疆靖平。如今钦差张大人将至,正是拨云见日之时。晚生人微言轻,恐难近天颜,恳请老先生,念在社稷苍生,助晚生将此物,呈于张大人面前!”

说着,他从袖中取出那份精心准备的密札,双手奉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