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放心吧,老子这就让那些常跑香料群岛的崽子们动起来!”海鬼张拍着胸脯保证。
数月时间在边打边谈中过去。月港的新式战舰陆续下水服役,水师官兵操练日益精熟。旧港方面,郑经与荷兰使者进行了数轮艰苦的谈判,双方在自由贸易和停止敌对行动这两个核心问题上僵持不下,但荷兰私掠船的活动明显收敛,南洋航线的安全性大大提升。
这一日,沈沧澜正在检阅新组建的“飞火营”——一支专门操作改良型火铳和轻型火炮的陆战队伍,亲兵引着一位身着便服、风尘仆仆的中年文士来到他面前。
“总督大人,京城故人来访。”
沈沧澜定睛一看,竟是原英国公府的首席幕僚,如今在户部任职的孙先生。他连忙将其引入密室。
“孙先生何以亲身南下?可是京中有变?”沈沧澜关切问道。
孙先生擦了擦额角的汗,压低声音道:“沧澜,情况有些复杂。开海之利,陛下是看到的,去岁海关税银着实解了国库燃眉之急。然则,树欲静而风不止啊!”
他顿了顿,继续道:“赵文华等人,眼见直接反对开海难以奏效,便转变策略,一方面在朝中散布流言,说你沈沧澜在东南‘尾大不掉’,‘养寇自重’,与西夷战和不定,耗费国帑无数;另一方面,他们竟暗中与一些晋商、徽商勾结,试图另起炉灶!”
“另起炉灶?”沈沧澜眉头一皱。
“正是!”孙先生道,“他们以‘减少纷争、节省开支’为名,奏请陛下在登州、莱州另开市舶司,由他们指派的人管理,试图绕开月港,分流海贸之利。此计若成,不仅削弱你之权柄,更可能因管理不善、急于求成而再启边衅,届时他们便可把责任都推到你开海惹祸上来!”
沈沧澜闻言,眼中寒光一闪:“好一招釜底抽薪!他们这是要拆台!”
“国公爷让老夫提醒你,”孙先生郑重道,“谈判需有进展,至少要有能向陛下展示的成果,堵住那些人的嘴。否则,朝议汹汹,恐对你不利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