厦门海战的捷报如同长了翅膀,迅速传遍东南沿海,也再次震动了紫禁城的朝堂。这一次,连最顽固的守旧派也难以指责沈沧澜和戚继光“擅启边衅”了——事实胜于雄辩,是红毛鬼打到了家门口,水师是保境安民,是自卫反击!
月港总督行辕内,气氛比起前些日子的凝重,多了几分胜利后的振奋,但核心几人脸上却不见多少轻松。
“大哥,朝廷的嘉奖令和赏赐到了!”郑经拿着一封公文快步走进来,脸上带着喜色,“陛下亲口褒奖,说咱们‘忠勇可嘉,扬我国威’!还拨下了十万两银子犒赏三军!”
沈沧澜接过公文扫了一眼,随手放在案上,淡淡道:“陛下圣明。这些赏银,要尽快分发到将士手中,尤其是抚恤战死和伤残的弟兄,一分一毫都不能克扣。”
“大哥放心,这事我亲自盯着!”郑经拍着胸脯保证,随即又凑近些,压低声音,“不过,我听说赵文华那老小子在朝会上还是阴阳怪气,说什么‘虽有小胜,然耗费颇巨,恐非长久之计’,建议陛下派人来‘核查战功,审计钱粮’。”
一旁的戚继光闻言,眉头微蹙:“又是这一套。战事吃紧时不见他们出力,一旦稍有缓和,便跳出来掣肘。”
海鬼张啐了一口:“他娘的!就知道在背后捅刀子!沧澜,要不要老子派人去京城,给那老小子一点‘教训’?”
“不可!”沈沧澜立刻摆手,神色严肃,“前辈,此风不可长!朝堂之争,自有朝堂的规矩。我们若行此等手段,与赵文华之流何异?反倒授人以柄。”他沉吟片刻,对郑经道,“朝廷若派人来核查,我们坦然面对便是。所有账目、军功记录务必清晰无误,让他们查个明白。正好也让朝廷看看,我们每一两银子都用在了何处,每一位将士的功劳都记录在案!”
“是!”郑经应下。
沈沧澜走到海图前,目光扫过已渐趋平静的南洋海域,又缓缓移向北方的辽东,语气沉凝:“南洋暂安,不过是暴风雨间隙的平静。荷兰人、西班牙人绝不会甘心,他们只是在舔舐伤口,积蓄力量,等待下一次机会。而我们真正的隐患,始终在北边。”
戚继光点头附和:“总督所言极是。辽东李成梁将军虽是一代名将,然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,势大难制,已成燎原之火。北疆若有大变,朝廷必然倾力应对,届时我等海疆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