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1章 抚民!

大明卫 人生即梦 1225 字 4天前

这与朝廷空泛的嘉奖和杨岳严厉的协防命令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
“陆督师……果然非常人也。”侯世禄屏退使者后,对心腹幕僚叹道,“他这是告诉我,跟着朝廷,可能一起沉船;跟着他,或许能另辟蹊径。即便不跟他,也能从他这里得到好处。”

幕僚低声道:“军门,川陕之势,已不可挡。朝廷……怕是靠不住了。我们是否……”

侯世禄抬手制止了他:“不急。北疆还未见分晓,皇太极与杨岳,谁胜谁负犹未可知。

况且,陆铮与朝廷,也未必就到了刀兵相见的地步。我们……再看看。不过,”他顿了顿,“川陕这条线,不能断。回复陆督师,礼物收下,厚谢。

关于商税之事,可再详谈。至于协防北疆……就说我军正全力弹压关西蒙古部落异动,暂难分身,请陆督师与杨老帅体谅。”

他选择了骑墙,但已经开始向川陕倾斜。陆铮的“统筹”之策,初见成效。

……

北京,紫禁城,乾清宫

深夜,咸熙帝独坐灯下,面前摊开着几份奏章。

一份是杨岳的谢恩和军情简报,提到川陕协饷已部分到位,军心稍稳,但整体形势依然严峻。

一份是新任江南粮饷钦差的密奏,详述了扬州遭遇的“民意”阻挠,进展缓慢。

还有一份,是周墨林通过隐秘渠道送来的简报,提及甘肃侯世禄与川陕使者秘密接触,以及陆铮向潼关再次增兵的消息。

每一份奏章,都像一块巨石,压在他的心头。他感到自己像一个坐在蛛网中心的囚徒,能感觉到四面八方的震动,却无力阻止,也看不清震源究竟在何处。

陆铮的每一次动作,都看似在帮朝廷,却又都带着强烈的自我意志,不断地扩张着其影响力。

他提起朱笔,想在杨岳的奏章上批注些什么,鼓励,或者指示,但笔尖悬停良久,最终却只落下了一个“览”字。

他放下笔,吹熄了烛火,将自己埋入无边的黑暗之中。

外面的风声,似乎更紧了。这个春天,注定无法带来温暖,只有山雨欲来的压抑,和一场似乎无法避免的巨大风暴,正在遥远的地平线上积聚着力量。

而他,大明的皇帝,却只能在这深宫之中,等待着命运的审判。
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