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1章 抚民!

大明卫 人生即梦 1225 字 4天前

江南,扬州码头

新任“总督江南粮饷”的钦差大臣(一位以干练着称的户部右侍郎)的车驾刚刚抵达扬州,尚未入驻行辕,便见码头上人山人海,喧闹异常。

并非欢迎的人群,而是大批聚集的商贩、船主和看似普通的市民。

他们并非暴力抗法,而是纷纷跪地陈情,高举着万民伞(一种表示挽留或陈情的仪式性伞具),哭声震天。

“青天大老爷!不能再加税了!”

“漕运断绝,商路不通,小的们都快活不下去了啊!”

“求钦差大人体恤民情,奏请朝廷减免赋税!”

人群中,几个看似领头的人,眼神闪烁,言辞极具煽动性。林汝元站在远处的茶楼窗口,冷冷地看着这一幕。

他不用查也知道,这背后必然有沈万金等人的操纵。

他们不敢公然对抗钦差,便利用民意作为挡箭牌,营造出江南民困已极、加税必反的舆论。

那新任钦差面对如此场面,脸色铁青。他虽有尚方剑,却无法斩向这“汹涌的民意”。

强行催征,一旦激起民变,责任全在他一人。沈万金这一手,可谓毒辣。

林汝元知道,自己不能置身事外。他必须帮助这位钦差找到突破口,否则,朝廷从江南获取钱粮的计划将彻底落空。

他转身对心腹低声吩咐:“去查,查清楚那几个带头煽动之人的底细,看看他们和沈家、和那些囤积粮食的商号,有没有关联。要快!”

……

甘肃镇,总兵府密室

数日后,甘肃总兵侯世禄在密室中接见了川陕来的秘密使者。

使者带来了陆铮的亲笔信和一份厚礼——并非金银,而是龙安府精工打造的十副上好马铠和五柄百炼腰刀,以及一份关于河西走廊商税改革的“初步构想”。

侯世禄抚摸着冰冷的马铠,看着信中陆铮对其“镇守西陲、劳苦功高”的赞誉。

以及那句意味深长的“关山难越,然志同者可通途;前程莫测,然力强者可自辟”,陷入了长久的沉默。

陆铮没有要求他做什么,只是表达了敬意,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好处(精良军械和未来可能的商税利益),并暗示了合作的潜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