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阳夫人的玉镯“当啷”坠地,碎成三截。陈墨注意到,玉镯内侧刻着楚国的“铁血”暗纹——原来楚系早已与铁血派勾结。
“好个如江入海。”子楚的声音里带着赞许,“陈墨,明日早朝,你便将蜀地的文明火种,播撒到这朝堂之上。”
是夜,陈墨在太史令署整理蜀地典籍,阿禾忽然翻墙而入,发间的玉簪换成了墨家的警示样式:“铁血派买通了庖厨,明日早朝的鹿肉羹里有毒。”她递过一枚青铜傀儡,“这是在相府后厨找到的,傀儡关节处刻着楚地巫蛊符号。”
陈墨捏碎傀儡,里面掉出李斯的密信:“借楚毒杀墨,嫁祸华阳。”他望向窗外的咸阳宫,月光照在宫墙上,将“止杀”的影子拉得老长:“告诉矩子,明日早朝改用代郡的‘银针试毒’,再让李冰带蜀地百姓的联名状进京。”
阿禾点头,忽然从怀中取出个布包:“这是文明学堂的孩子们让我带给你的,说是‘止杀稻穗’。”里面是一束金黄的稻穗,夹杂着蜀地的麦穗与秦地的粟穗。
陈墨将稻穗插入笔筒,忽然想起文明学堂的奠基仪式。那时老祭司带着孩童们用秦歌和蜀语共唱《禾黍歌》,歌声惊起的白鹭群,正像嬴政周岁礼上飞过的玄鸟。
更深漏尽时,他在《秦记》中写下:“庄襄王二年冬,陈墨返京,携蜀地文明之证。是夜,相府遇刺,傀儡藏毒,却道楚巫铁血合流。嬴政抓周,弃秦剑而取鹅卵石,众皆惊,唯陈墨笑曰:‘此石乃都江堰分水之石,大秦止杀之基也。’”
窗外,咸阳城的更夫敲着梆子走过,声音里带着新的秦歌:“秦蜀稻,赵秦粟,共哺天下止杀族。”陈墨摸了摸胸前的胎记,知道明日的早朝,将是铁血与文明在权力中心的第一次正面决战。而他,将用蜀地的稻穗、代郡的算珠、赵国的弩机,在这铁血的朝堂上,为文明杀出一条生路。
【第二十九章完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