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2章 易水风急藏诡谲 邯郸雾深现杀机

王翦眼中闪过一丝赞许。这少年王子不仅学会了审时度势,更懂得藏锋守拙——陉道崎岖难行,却能出其不意,若真有埋伏,秦军亦可从容应对。

“公子妙计。”王翦抱拳领命,“只是更改路线需报陛下知晓,恐耽误时日。”

“不必等陛下回旨。”嬴政从怀中掏出一枚虎符,是秦王临行前授予的,“以此为凭,军中自会遵令。事后我自会向父王请罪。”他看着远处连绵的太行山脉,雪光反射在眼中,亮得惊人,“先生常说,兵事如弈棋,需见五步之外。我们不能只盯着燕国,忘了身后的棋盘。”

***咸阳宫的早朝气氛肃杀如冰。秦王将荆轲的尸身摆在丹墀之下,看着百官惊惧的神色,声音冷得像淬了冰:“太子丹派刺客入咸阳宫,此乃欺大秦无人!传寡人令,王翦所部十日之内必须踏破蓟城,将燕国宗室全部押赴咸阳,祭告列祖列宗!”

吕不韦出列躬身:“陛下息怒,蓟城乃燕国故都,有召公庙在,若肆意屠戮,恐寒天下诸侯之心。不如先围而不攻,逼燕王喜交出太子丹,以示大秦怀柔之意。”

“怀柔?”秦王猛地拍案,案上的青铜酒樽震得跳起,“当年长平之战,赵人可对我大秦降卒怀柔?郭开卖主求荣,赵嘉遇刺身亡,这些人何曾念过半分仁义?”他看向陈墨,目光锐利如刀,“先生昨夜去了廷尉府,可有收获?”

小主,

陈墨出列,将那半片鹰纹袖角呈上:“陛下,那个自称燕客的秦无恤,身份存疑。臣查得他三年前曾在新郑为吏,与韩国宗室韩成往来密切。且荆轲死前指证,密信并非太子丹所写。”

秦王的眉头骤然拧紧:“你的意思是,此事与韩国余孽有关?”

“不仅是韩国。”陈墨展开一幅地图,指着齐燕边境的济水流域,“临淄传来消息,近日有大量齐国粮草经济水运往辽东,押运者是田氏宗族的田单后人。”

殿内一片哗然。韩、齐、燕三国素来不和,如今竟暗中勾连,这背后定然藏着更大的阴谋。

吕不韦的脸色微微变化,他掌管着秦国的粮草调度,竟不知齐国有如此动作。陈墨的目光扫过他,继续道:“臣怀疑,赵嘉遇刺与荆轲刺秦,都是有人故意挑起秦燕战火,好让韩、齐两国趁机喘息。至于那封密信,恐怕是想诱我军分兵邯郸,再设下埋伏。”

秦王沉默片刻,指尖在案几上重重一叩:“传旨王翦,按原计划攻燕,但需分兵五万,由蒙恬统领,回防邯郸至巨鹿一线。另派使者去临淄,质问齐王田建,为何私通燕国!”

“陛下英明。”陈墨躬身应道,心中却掠过一丝不安。秦无恤既然能混进咸阳宫,必然在秦国朝中有人接应,这人会是谁?吕不韦刚才的神色,未免太过平静了些。

***三日后,易水河畔飘起了小雪。王翦的大军已渡过易水,先锋部队距蓟城只有五十里。燕军在城外布下防线,旌旗猎猎,却难掩军心涣散——太子丹早已带着残部逃往辽东,燕王喜被吓得卧病在床,朝政由太傅鞠武主持。

“将军,蓟城守将派使者求见,说愿献城投降,只求保全宗庙。”斥候来报。

王翦站在高坡上,望着蓟城方向的炊烟,眉头微皱:“燕王喜肯降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