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5章 营中细作掀惊澜 淮水孤雏遇旧部

老人的眼神变得复杂起来,放下鱼叉,走进屋里,关上了门:“你怎么会在这里?项将军不是……”

“父亲战死了,我要去楚地找王翦老将军,路上遇到了追杀。”项伯的声音有些沙哑,“老丈,您认识我父亲?”

老人叹了口气,走到墙角,掀开一块木板,从里面拿出一个布包,打开后,里面是一块青铜令牌,上面刻着一个“项”字。“我是项将军的旧部,名叫项忠,当年在昌平君麾下任职,楚国灭亡后,就隐居在这里,以捕鱼为生。”

项伯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——没想到在这么偏僻的地方,能遇到父亲的旧部。他拿出怀里的竹简,递给项忠:“项老叔,这是陈墨先生让我交给王翦老将军的,里面写着咸阳的变故,陛下昏迷,赵高掌权,先生让老将军尽快回咸阳稳定局势。”

项忠接过竹简,仔细看了一遍,脸色变得凝重起来:“赵高这个阉人,果然不安好心!当年吕不韦在时,他就处处挑拨,现在陛下昏迷,他终于露出真面目了!”他看向项伯,“你放心,我知道一条小路,能直接到楚地的蕲县,王翦老将军的大军就驻扎在那里。只是这条路要经过一片山林,里面有不少盗匪,还有赵高派来的暗探,得小心行事。”

“只要能找到老将军,再危险我也不怕。”项伯的眼神变得坚定。

项忠点了点头:“你先在这里休息,我去准备些干粮和水,再找一套干净的衣服给你换上,我们明天一早就出发。”

项伯感激地点了点头,坐在木桌旁,终于松了口气。他看着窗外的芦苇荡,阳光透过缝隙洒进来,落在他的身上,带着一丝暖意。他想起陈墨说的“天下太平”,想起父亲临终前的嘱托,想起钟离昧的牺牲,心里暗暗发誓:无论遇到多少困难,他都要坚持下去,一定要让咸阳的阴谋败露,一定要让天下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。

与此同时,大梁的秦军大营里,彻查禁军的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。冯去疾亲自带人,逐个检查禁军士兵的身份,陈墨则在一旁观察,试图从士兵的言行中找出破绽。

“先生,你看这个!”赵虎拿着一个香囊,从一个禁军士兵的行李里搜了出来,“这香囊里装的是麝香,一般的士兵不会用这个,而且这香囊的绣工,是咸阳城里最好的绣坊做的。”

陈墨接过香囊,放在鼻尖闻了闻,眼神一沉——这麝香不仅是香料,还是一种药引,若是和某些药物混合,能让人昏迷。而且这个绣坊,他记得是赵高的侄女开的,只有赵高的亲信,才能拿到这里的绣品。“把这个士兵带过来。”

士兵被带上来时,脸色苍白,眼神躲闪。陈墨看着他:“这香囊是谁给你的?你在禁军里,有什么任务?”

士兵咬着牙,不肯说话。冯去疾见状,厉声说道:“如实招来,我可以饶你一命;若是不说,军法处置!”

士兵的身体颤抖了一下,终于开口:“是……是赵高大人的亲信给我的,让我在冯大人的饭里下麝香,等冯大人昏迷后,就带着禁军回咸阳。还说……还说若是遇到陈先生,就想办法杀了他。”

陈墨和冯去疾对视一眼,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震惊——赵高竟然想控制冯去疾,还想杀了他,看来赵高是铁了心要掌控整个大秦的兵权。

“还有多少像你这样的细作?”冯去疾问道。

“我不知道,我们都是单独联系的,只知道有十几个人,分布在不同的队伍里。”士兵说道。

陈墨皱了皱眉——十几个人,若是同时发难,后果不堪设想。他看向冯去疾:“冯大人,我们不能再等了,必须立刻把这些细作都找出来,不然等他们动手,就晚了。”

冯去疾点了点头:“好,我立刻下令,让所有禁军士兵集合,逐个排查!”

小主,

就在这时,一个士兵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:“将军,先生,不好了!关押那个带头闹事的小校的帐篷着火了,小校被烧死了!”

陈墨的心猛地一沉——小校是关键,他肯定知道更多关于细作的事,现在被烧死,显然是有人想杀人灭口。“走,去看看!”

众人赶到帐篷时,火势已经被扑灭,帐篷里只剩下一具烧焦的尸体,面目全非。陈墨蹲下身,仔细检查尸体,发现尸体的喉咙处有一道伤口,显然是先被人杀死,再放火焚烧的。“凶手还在大营里,立刻封锁所有出口,不许任何人离开!”

就在陈墨下令的时候,一道黑影从帐篷后面闪过,朝着大营的后门跑去。“是那个神秘人!”林平大喊一声,立刻追了上去。

陈墨和赵虎也跟着追了出去。神秘人跑得很快,穿着黑色的长袍,在大营里穿梭,时不时还扔出烟雾弹阻碍他们。陈墨紧追不舍,他知道这是抓住神秘人的好机会,只要抓住他,就能知道赵高的全部阴谋。

追到大营的后门时,神秘人突然停了下来,转过身,摘下了脸上的青铜面具。陈墨愣住了——面具后面的人,竟然是赵高的贴身内侍,赵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