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火线如同一条丑陋的伤疤,蜿蜒贯穿了大半个城区。
枪声和零星的爆炸声即使在高空也隐约可闻。
战线已经显着推进,可以看到不少区域插上了红旗,而敌我双方在废墟间争夺的焦点,已然逼近了城市核心区——
那片建筑相对规整、曾是伪蒙疆政府机构所在的区域。
他的目光锐利地扫过地面,很快锁定了一处明显的争夺点。
那是一栋二层的楼房,在周围一片低矮的平房中显得鹤立鸡群,墙体上布满了弹孔和炮火灼烧的痕迹。
根据情报,这里就是鬼子驻蒙军司令部所在地,如今成了敌人在城内部队一个重要的支撑点。
战斗正在这栋楼及其周边激烈进行。
可以看到,我军战士以残垣断壁为掩护,小心而坚决地向前跃进。
楼上的窗户和屋顶,不时喷吐出日军机枪的火舌,试图压制进攻队伍。
但战场上也出现了新的景象。
偶尔,会看到有八路军士兵在战友火力掩护下,扛起一个短粗的筒状武器,短暂瞄准后,“嗤——”的一声,一道带着尾焰的射流便直奔楼房上的火力点而去!
“轰!”
一声不算特别剧烈但足够精准的爆炸,往往就在那喷吐火舌的窗口或位置炸开。
鬼子的机枪瞬间哑火,碎石和硝烟从窗口弥漫出来。
单兵火箭筒!
在这种城市巷战、拔除坚固火力点的战斗中,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。
它们像精准的外科手术刀,一点一点地削掉这栋“堡垒”的爪牙。
然而,江岳的视线并未在司令部大楼停留太久,他很快将目光投向了城市西北方那座巍然耸立的山峦——赐儿山。
夏季的赐儿山,植被茂密,郁郁葱葱的树木几乎覆盖了整个山体,只在山脊和少数地方露出灰黑色的岩石和工事轮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