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护者的持续评估如同无形的背景辐射,渗透到联邦的每一个角落。物理常数的微妙波动、意识层面的存在焦虑、信息熵的缓慢衰减——这些不再是突发的试炼,而是文明日常的一部分。联邦逐渐学会与这种永恒的压力共存,甚至将其转化为进步的动力。
然而,在这片看似平静的进化之海中,暗流正在涌动。
林栀站在联邦总部的观测中心,目光穿透强化玻璃,凝视着星空深处。腕间的星石散发着不安的脉动,一种难以言喻的危机感如同冰冷的蛛网,缠绕在她的意识边缘。
“妈妈,”小月亮的声音通过加密通讯传来,带着罕见的焦虑,“黑色的虫子不再偷吃了...它们在织一张很大的网,想把星星都包起来...”
林栀心中一凛。孩子的直觉往往比最精密的仪器更敏锐。
她转身走向主控制台:“启动‘深空蛛网’监测协议,扫描所有维度间隙和量子泡沫层。灵敏度提升至理论极限。”
技术团队立即执行。数小时后,结果令人震惊。
“检测到异常维度褶皱现象,”首席科学家报告,声音紧绷,“不是在常规空间,而是在...现实结构的底层。像是有人在编织一张覆盖多个维度的能量网络。”
更可怕的是,这些褶皱的共振模式与星瞳组织的技术特征完全匹配,但精妙复杂了数个数量级。
“他们不是在渗透或破坏,”林栀凝视着数据流,面色凝重,“他们在...重构。重构现实本身。”
联邦安全委员会立即提升至最高警戒等级。特遣队被派往几个关键节点进行调查,结果更加令人不安——星瞳的活动不再是分散的试探,而是高度协调的系统工程。
在最偏远的泽塔星系,侦察队发现了一个完全被改造的恒星系。恒星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几何结构中,不再是自然天体,而成了一个巨大的能量发生器;行星被重塑为计算节点,整个星系变成了一个宇宙尺度的超级计算机。
“他们在计算什么?”星尘看着传回的影像,声音干涩。
林栀闭目凝神,通过星石感知那些异常信号。突然,她睁开眼睛:“不是在计算...是在模拟。模拟守护者的规则操控能力。”
进一步的调查证实了这个最坏的猜想。星瞳利用从守护者试炼中窃取的知识,结合自身积累的技术,正在尝试复制甚至超越守护者的能力。
“终极目标是什么?”秦屿问出了关键问题。
林栀调出星石中存储的母亲记忆碎片:“母亲预见过这种可能。星瞳的创始人相信,宇宙的终极真理不是被发现,而是被...创造。他们想成为新宇宙的造物主。”
仿佛为了印证这个疯狂的猜想,异常事件开始以新的模式出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