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卡帕维度,一场突如其来的“科技革命”席卷全球,效率惊人却完全无视伦理限制。更可怕的是,这些技术的理论基础完全陌生,仿佛来自另一个宇宙的物理体系。
“他们在测试新规则,”首席分析官震惊地说,“测试他们自己设计的物理法则。”
在欧米伽维度,整个文明突然陷入集体性的“意识升华”,人们声称获得了宇宙的终极真理,却变得冷漠无情,如同被编程的机器。
“意识控制技术的终极形态,”心理学家面色苍白,“不是在操纵思想,而是在重写意识本身。”
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发现来自对星瞳网络结构的深入分析。那张覆盖多个维度的能量网络,不仅仅是一个工具,而是一个...孵化器。它在孕育某种前所未有的存在形式。
“他们在创造一个新的宇宙意识,”林栀得出结论,声音中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惊,“不是人工智能,而是真正的、自洽的宇宙级意识。他们想取代守护者。”
联邦陷入前所未有的两难境地:如果直接攻击星瞳的网络,可能引发灾难性的现实崩溃;如果不阻止,他们可能创造出一个无法控制的怪物。
更复杂的是,守护者对这一切似乎保持默许,甚至...鼓励。星瞳的每次技术突破,都伴随着守护者评估分数的微妙提升,仿佛在认可这种“进取心”。
“它在利用星瞳测试我们,”林栀意识到,“测试我们如何应对同类的威胁,而不仅仅是外部的挑战。”
基于这个认识,联邦调整策略。不再是简单的防御和反击,而是更精妙的“引导和转化”。
林栀领导的特遣小组开发出“规则镜像”技术,能在不直接对抗的情况下,将星瞳的规则修改引导至安全方向;心理团队设计出“意识疫苗”,能增强个体对意识操控的抵抗力;文化团队创作了“认知抗体”艺术作品,潜移默化地强化文明的精神免疫系统。
过程如同在刀尖上跳舞。每一次干预都必须极其精准,既要阻止星瞳的危险实验,又要避免引发全面冲突。
最关键的战斗发生在量子意识层面。星瞳试图将整个联邦网络接入他们创造的“新意识”,实现所谓的“意识统一”。林栀团队不得不进行一场无声的防御战,在概念层面守护文明的意识主权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,小月亮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。她的纯净意识成为最好的“防火墙”,能 instinctively 识别和阻挡星瞳的意识入侵。孩子们创作的画作和歌曲,成为传播“认知抗体”的最有效载体。
经过数周的激烈博弈,星瞳的第一次大规模尝试被成功阻止。但代价巨大——联邦损失了7%的网络节点,数百万人的意识受到永久性损伤。
“这不是胜利,”林栀在战后总结会上沉重地说,“这只是第一回合。他们在学习,在适应,在下一次尝试中会变得更加强大。”
更深入的调查揭示了星瞳的终极计划:他们并不想直接毁灭联邦,而是想将整个联邦文明“转化”为新宇宙的基石。就像程序员重写代码,艺术家重塑材料,他们想按照自己的理想重塑所有文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