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章 能源系统竣工:核聚变的锋芒

他心里想着,指尖划过刚加工好的类超导合金板,表面泛着细腻的金属光泽,完全看不出是用 “工业边角料” 制成。

接下来是反应堆核心组装。小渊指挥盾构集群将类超导合金板拼接成圆柱形外壳,机器人用微型机械臂精准对接每一块板材,接缝处用超导焊料填充,幽核的全息投影实时显示接缝密封性,确保无能量泄漏风险;

反应舱的组装更为精细,内层钨合金壳体与外层钛合金壳体之间,需嵌入氧化锆陶瓷片作为隔热层,小渊通过幽核的 “分子级定位” 功能,引导机器人将陶瓷片一片一片嵌入夹层,每片的贴合度达 0.001 毫米。

反应堆的能源接口与导线连接环节,盾构集群的作用尤为关键。

小渊采购的超导导线(外层裹着绝缘涂层),需精准对接至反应堆底部的 24 个接口,机器人用微型剥线钳剥离导线外层绝缘层,再用超导接头将导线与接口连接,全程在幽核的电流监测下进行,确保每个接口导电性能稳定。

最后一步是填充燃料。

小渊将采购的氦 - 3 气体罐(伪装成 “工业保护气罐”)连接到反应堆的燃料注入端口,幽核启动提纯模块,过滤掉气体中的微量杂质,使氦 - 3 纯度提升至 99.999%。随着他按下注入按钮,淡蓝色气体顺着管道流入反应舱,全息仪表盘亮起:

【燃料注入完成,氦 - 3 与氘比例 1:2,符合冷聚变反应需求】。

“启动主能源冷聚变反应。”

指令落下,反应堆内部泛起淡紫色光 —— 氦 - 3 与氘在磁场约束下(磁场由小渊采购的钕铁硼磁体组成)形成等离子体漩涡,运行时仅发出细微 “嗡鸣”。

仪表盘数字跳动:【反应效率 98%,输出功率 100MW,余热回收启动】,100MW 的功率足以支撑实验室全负荷运转,且无放射性废料产生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小渊盯着仪表盘看了五分钟,确认各项参数稳定后,才松了口气 。

—— 主能源虽已竣工,但实验室的安全不能只靠单一能源支撑,备用能源的搭建必须跟上。

他抬手擦了擦额角的汗,走到实验室另一侧的储物架旁,那里放着地热采集器的核心部件 —— 银色流线型球体,内置温差发电模块。

“调用盾构集群,启动备用能源通道挖掘程序。”

小渊通过幽核设定参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