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章 新发动机方案与体检预警

“首先是能量回收,不能只靠制动和滑行 —— 发动机缸体覆盖‘纳米热电薄膜’,能回收 98% 的余热(以前全浪费的发动机热量,现在能实时转化为电能);车身底盘嵌‘压电晶体阵列’,过减速带、压坑洼的震动能量回收效率 99%(连颠簸都能变能源);车头装‘磁流体导流板’,时速 40km/h 以上就能把空气阻力转化为电能(风阻不再是负担,反而成了续航补给),实现‘全域无死角回收’,只要车子在动,就能源源不断产电。”

超级凌的虚拟手指在屏上快速构建三维模型,凌小渊接着说道:

”然后是电机,得放弃传统永磁同步电机逻辑。转子不用稀土永磁体,改用‘磁约束等离子体转子’。靠强磁场约束等离子体旋转,扭矩密度是现有电机的 5 倍,比现有同功率电机轻 90%。

幽核!适配蓝星材料,生成一份‘量子耦合双电机’方案,传送给超级凌”

在幽核生成方案时,凌小渊继续低头思考。

“还有,储能不用锂电池!用‘超临界碳纳米管储能单元’!超临界状态下的碳纳米管能吸附 12 倍于自身重量的能量,密度达 2000Wh/kg,是现有顶级电池的 6 倍多,0.5 秒就能满电,完全适配高频回收;动力耦合用‘量子耦合器’,不是机械结构,靠量子纠缠实现油电无缝切换,延迟 < 0.001 秒,驾驶员根本感觉不到切换痕迹,只觉得动力全程平顺得像纯电!”

“恩,还得加‘智能能量中枢’。”

凌小渊继续补充,

“让智脑实时判断路况:做到精准动力输出匹配。改造后的发动机 + 储能单元双输出,最终油耗能压到 1.8L/100km 以下,续航轻松破 3000 公里,关键是 —— 全程不用外部充电,所有电能全靠回收,彻底解决补能焦虑!”

超级凌快速计算后,虚拟屏上弹出一组震撼数据:

【综合马力680 匹,峰值扭矩1020N·m,0-100km/h 加速(普通模式)4.8 秒,综合续航3200km,全域能量回收效率98.7%,静谧性得分98 分】。他抬头看向凌小渊:

小主,

“改造东升停产的 2.5L 生产线即可,然后新增‘纳米热电缸盖’、‘超导线圈装配台’、‘量子耦合调试台’和‘储能单元支架’。成本 1.5 亿,周期 45 天,能赶上车展!”

凌小渊拿起旧手机,给王董回复:“一周内给你完整方案和1:5的测试样机,按‘2.5L混动系统’方向研发,适配大型豪华轿车,放心。”

发完消息,他靠在椅背上轻笑 —— 正想着怎么帮下老哥呢,现在正好借东升的需求,把凌智汽车再往前推一步。超级凌见他没再说话,主动问:

“需要现在启动‘测试样机的生产吗?用实验室的微型加工设备,3 天就能完成。”

“启动,为了测试方便,直接做一辆搭配这套技术的1;5比例的样车。用库存材料先做。”

凌小渊点头,刚要补充细节,裤兜里的手机突然震动,是高一(6)班的飞信群提示音。他掏出来一看,是萱诚惠发的通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