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4章 《红楼梦》爆火文人圈

杨伟点点头,掏出手机认真记下:

“行,我回头跟技术团队说。对了,华子下周就要第二场晋级赛了,他状态怎么样?有没有信心晋级?”

小渊打开手机,翻出楼华昨天发来的练歌视频:

“他昨天发消息说,《黄昏》练得差不多了,就是有点紧张。你看,他现在的气声处理比之前稳多了,高音也不再发虚,应该没问题。”

视频里,楼华站在录音室里,闭着眼睛轻声哼唱,声音温柔而坚定,情感层层递进。杨伟看了几秒,笑着点头:

“华子这进步神速啊,看来你的指导功不可没。等他决赛,咱们一定要去现场给他加油,让他知道,他的‘幕后军师’和‘科研卷王’兄弟都在支持他。”

小渊看着视频,嘴角微扬。他忽然意识到,自己的生活早已被几条看似平行却紧密交织的线串联起来:

一边是地球经典文学《红楼梦》在蓝星文坛掀起狂潮,成为学者、学生、作家热议的焦点;

一边是1纳米碳基芯片即将量产,将彻底改变蓝星的科技格局;

一边是好友楼华在综艺舞台上为梦想拼搏;

一边是创世纪超算项目在中科院稳步推进,即将支撑起国家核心计算系统;

而更远的地方,盖娅星的星核结晶开采也在顺利进行……

这一切,都因他而起,又因他而连成一体。这种感觉,既忙碌又充实,像一颗种子,在无数个夜晚悄然生根发芽,终于迎来了破土而出的时刻。

傍晚时分,夕阳将天空染成橙红色,小渊站在寝室窗前,手机震动了一下。

是盖娅星张越发来的消息:

“小渊先生,我们又成功开采了2块高纯度星核结晶,现在已经有5块了,纯度均在85%以上,预计下月初就能返航。另外,我们已对结晶进行能量稳定性测试,结果比预期还要理想,完全能满足传送器激活的能量阈值需求。”

小渊迅速回复:

“太好了,返航前务必注意安全,航行路径避开小行星带。记得预留2块结晶用于传送器激活,具体的激活参数我这两天整理好发给你。”

挂断通讯,小渊望着窗外渐渐沉下的夕阳,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期待。《红楼梦》的爆火,只是文化输出的第一步;碳基芯片的量产,是科技突破的基石;楼华的决赛,是友情与梦想的见证;而盖娅星的返航与传送测试,则是两个文明真正协作的起点。

他轻轻呼出一口气,仿佛已经看到:未来的蓝星,文学与科技并行,梦想与现实共舞,而他,正站在这个时代的交汇点上,默默推动着历史的车轮。

接下来的日子,只会越来越精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