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章 东风渐起 名正言顺

有了王福根和大队的明确支持,李卫国心中大定。接下来的日子,他几乎跑断了腿。按照钱有才信中暗示和打听到的模糊要求,他开始准备各种材料:经营场所证明(王福根亲自盖章)、本人成分证明(贫农,根正苗红)、经营项目说明(详细列举皮货、山珍、药材收购及初步加工)、甚至还有一份他口述、请村里老先生代笔的“发展集体经济、增加社员收入”的申请书,字字恳切,句句在理。

他还做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——将收购点成立以来的账目,重新整理誊抄,每一笔收入、支出、利润,以及与“狩猎采药队”成员的结算、上缴队里的款项、补贴困难户的明细,都列得清清楚楚,一目了然。这本账册,将成为他合法经营、贡献集体的最有力证据。

与此同时,他通过钱有才的关系,小心翼翼地将一些“心意”和那份言辞恳切的申请书,递到了公社相关负责人的案头。他没有直接要求什么,只是表达了响应政策、希望得到指导的意愿。

等待的日子显得格外漫长。收购点的生意依旧红火,“狩猎采药队”运转良好,带来的货源品质稳定。李卫国表面上沉稳如常,指挥若定,只有深夜独自面对那张“蓝图”时,眼底才会泄露出丝丝焦灼。

期间,他收到了苏晚晴的第二封来信。信依旧不长,语气却比第一封松快了些。她找到了一份临时性的文书工作,虽然辛苦,但总算在省城暂时立住了脚。信里提到了城市的喧嚣与孤独,也提到了对母亲病情的担忧,但字里行间,透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。她没有再提路费的事,也没有回应他之前的暗示,只是在结尾写道:“知你一切安好,忙于正事,望诸事顺遂。”

这封信,像一缕清风,拂去了他心头的些许浮躁,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要走通眼前这条路的决心。他想要的可不仅仅是“诸事顺遂”,他想要的是一个足以匹配她那份骄傲和未来的实力。

就在夏末一个闷热的午后,一辆绿色的吉普车卷着尘土,停在了李家沟的村口。车上下来两位穿着中山装、干部模样的人,径直找到了大队部。

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全村——公社和县里工商部门的人来了!是来考察个体经营试点情况的!

整个村子都轰动了。村民们聚在远处,交头接耳,目光都聚焦在那间小小的收购点和大队部之间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李卫国接到王福根的通知,深吸一口气,换上了一身干净的半旧中山装,将准备好的所有材料整齐地放在一个崭新的帆布包里,步伐沉稳地走向大队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