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章 《了凡四训》里的谦德和四条准则

在这个互联互通的时代,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个体,无论是职场合作还是人际交往,都需要互相扶持。

谦逊的人之所以能走得更远,不是因为他们能力差,而是因为他们懂得“放低姿态!”

放低姿态,才能听到更多真实的声音,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;

放低姿态,才能避免成为众矢之的,减少前进路上的阻力;

放低姿态,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支持,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有人伸出援手。

可能有人会说:“过分谦逊会不会被人当成软柿子捏?”

其实不然,真正的谦逊不是没有原则的退让,而是“外圆内方”——表面上温和低调,内心却有自己的底线和目标。

就像袁了凡,他虽然谦逊待人,但在改命这件事上,却有着无比坚定的决心和行动力。

他会主动向别人请教学习方法,却不会因为别人的质疑而放弃自己的目标;

他会包容别人的错误,却不会纵容自己的缺点。

反观那些一味张扬的人,往往容易被胜利冲昏头脑,看不到自己的不足,最后在骄傲自满中栽跟头。

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: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,却因为刚愎自用,听不进别人的建议,最后兵败垓下,自刎乌江;

杨修才华横溢,却因为锋芒毕露,屡次触犯曹操的忌讳,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。

在这个人人都想当“主角”的时代,“谦德”这种品质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了。

我们总以为,只有大声喊出自己的诉求,才能被别人看到;

只有不断炫耀自己的成就,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。

但实际上,真正的强者,从来不需要靠张扬来证明自己。

就像成熟的稻穗,总是低着头;

真正的高山,从来不会吹嘘自己的高度。

袁了凡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:改命从来不是靠一时的冲动和张扬,而是靠长期的积累和沉淀。

而“谦德”,就是积累福德、成就事业的重要基石。

它能让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,多遇贵人;

能让你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,左右逢源;

更能让你在浮躁的社会中保持清醒的头脑,稳步走向自己的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