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时,家长要学会欣赏孩子的内向特质。
多关注孩子的优点,比如“你观察得真仔细,妈妈都没发现这个细节”“你做事真专注,这么快就完成了任务”“你对朋友真真诚,难怪大家都愿意和你亲近”。
这些具体的赞美,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,增强自信心,也能让他们更愿意坚守自己的天性。
(二)创造家庭“安全区”:为孩子搭建能量补给的温馨港湾
家庭是内向孩子的“能量补给站”,一个充满安全感、尊重个人空间的家庭环境,能让他们安心地积蓄能量、舒展自我。
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,为孩子打造专属的“安全区”。
首先,提供不受打扰的独处空间。
在家中为孩子开辟一个小角落,无论是一个独立的房间、一张书桌,还是一个帐篷,都可以成为他们的“秘密基地”。
在这里,孩子可以读书、画画、发呆、玩玩具,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,不受他人打扰。
家长要尊重这个空间的“神圣性”,进入前先敲门,不随意打断孩子的独处时光。
比如,孩子在房间里看书时,家长不要频繁进去送水果、提醒喝水,而是等孩子出来后再提供关心。
这个空间,不仅是物理上的角落,更是孩子心理上的“避风港”,让他们在疲惫时能快速恢复能量,在迷茫时能梳理内心。
其次,尊重孩子的社交节奏。
内向孩子的社交,需要“预热”和“留白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