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要强迫他们参加过多的社交活动,也不要要求他们立刻融入陌生环境。
比如带孩子参加聚会前,可以提前和他们沟通“今天会遇到哪些人,我们可能会待多久”,让他们有心理准备;
到达后,允许孩子先在角落观察,等他们熟悉环境、找到感兴趣的人和事,再自然参与。
同时,教会孩子“社交退出”的技巧。
告诉他们“如果觉得累了,可以跟爸爸妈妈说,我们一起找个安静的地方休息一会儿”,让孩子知道,社交不是必须坚持到底的任务,照顾自己的感受最重要。
比如,孩子在聚会上待了一个小时后感到疲惫,家长可以带他到安静的房间休息10分钟,再决定是否继续参与。
这种对社交节奏的尊重,能让孩子在社交中减少焦虑,逐渐建立起对社交的信心。
最后,建立可预测的生活节奏。
内向孩子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较低,规律的生活能给他们带来强烈的安全感。
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日常作息表,固定吃饭、睡觉、学习、玩耍的时间;
周末活动提前规划,尽量避免临时变更。
比如每周六上午去图书馆,下午在家独处,周日和家人短途散步,这种可预测的节奏,能让孩子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,减少未知带来的焦虑,让他们更从容地应对生活。
如果需要变更计划,家长要提前和孩子沟通,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适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