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奴明白!”徐嬷嬷干劲十足,她仿佛看到了小姐生母当年经营铺子时的风采。
“锦心阁”的悄然崛起,并未引起太多注意,毕竟只是一间小小的绣庄。但沈莲岫并未满足于此。她深知,要想真正拥有话语权,必须有稳固的经济基础和人脉网络。
她开始利用世子妃的身份,在陪同柳夫人出席一些不太重要的宴会时,有选择地结交几位家风清正、或其家族在特定领域有所建树的官家夫人和小姐。她不卑不亢,言谈得体,偶尔在讨论衣饰搭配时,看似不经意地流露出些许独到见解,令人印象深刻,却从不刻意推销“锦心阁”。
同时,她让徐嬷嬷暗中物色了几个家境贫寒、但手艺不错、品性可靠的绣娘和学徒,以“锦心阁”的名义资助她们,并与她们签订了长期的契约,确保了核心技艺队伍的稳定和扩张。
这一切,她都做得极其隐秘,资金往来通过不同的钱庄和可靠的中间人操作,明面上,“锦心阁”的东家依旧是一位姓徐的南方商人(由徐嬷嬷的远亲挂名)。
日子仿佛又恢复了平静,但沈莲岫知道,这平静之下,暗流从未停止涌动。
周临澈的眼疾治疗似乎进入了关键阶段,那位被监视的“江南名医”几次被青墨“请”入府中看诊,开的方子却都被周临澈暗中换掉。沈莲岫偶尔能闻到周临澈身上淡淡的、与以往不同的药味,但他不说,她便不问。
这日,沈莲岫正在核对这个月的府中用度,二房李氏被解了禁足,首次来给柳夫人请安。经过上次之事,她收敛了许多,但眼神中的不甘却难以完全掩藏。
恰在此时,门外丫鬟通传,说是三皇子妃派人给沈莲岫送来了帖子,邀请她三日后过府参加赏菊宴。
三皇子妃?沈莲岫微微一怔。她与三皇子妃素无往来,甚至因为沈芜瑜嫁给了三皇子府上一位不得势的属官,两家关系颇为微妙。这帖子,来得突兀。
柳夫人接过帖子看了看,淡淡道:“既然下了帖子,便去吧。注意言行,莫失了国公府体面。”
小主,
李氏在一旁酸溜溜地道:“大嫂真是好大的面子,连三皇子妃都亲自下帖相邀了。”
沈莲岫心中警铃大作。三皇子与逍遥王关系匪浅,这赏菊宴,只怕是宴无好宴。
回到锦澜院,沈莲岫还在思索这赏菊宴的蹊跷之处,周临澈却罕见地主动来到了她的东厢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