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国公的帅旗在秋风中猎猎作响,带着边境的肃杀与京城的忧虑,消失在官道的尽头。他这一走,如同抽走了国公府的定海神针,也抽走了朝堂上一股足以震慑宵小的力量。无数双眼睛,或明或暗,都聚焦在了骤然显得“空旷”起来的国公府,以及那位依旧“目不能视”的世子身上。

周临澈站在府中最高的望楼之上,玄色披风在风中翻卷。他不再需要伪装,目光锐利如鹰隼,俯瞰着这座即将风起云涌的帝都。父亲临行前的嘱托言犹在耳——“稳住!”短短二字,重逾千钧。

“青墨,”他声音低沉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,“父亲离京,有些人怕是要坐不住了。传令下去,府内护卫等级提到最高,所有暗桩进入蛰伏待命状态,非我亲令,不得擅动。朝中所有与我们有关联的官员,近期一律低调,非必要不登门,一切联络通过密道进行。”

“是!”青墨肃然应道。

压力首先体现在了沈莲岫身上。英国公离京次日,各种拜帖、邀约便雪片般飞来,有真心关切,更多则是试探。三皇子妃更是亲自登门,美其名曰“探望静养”的柳夫人,实则句句不离朝局,言语间对周临澈“目盲”却要支撑门庭表示“深切同情”,其虚伪做派几乎不加掩饰。

沈莲岫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,以柳夫人需要绝对静养为由,婉拒了所有探视,自己则周旋于各色人等之间,言辞滴水不漏,既不过分亲近,也不轻易得罪,将世子妃的端庄与坚韧展现得淋漓尽致。她深知,自己此刻的表现,直接关系到外界对国公府稳定性的判断。

同时,她并未放松对“锦心阁”的掌控。相反,她借着这股“关注度”,顺势推出了几款以“坚韧”、“守候”为主题的新品绣样,寓意深远,竟意外地获得了不少因英国公离京而心生忧虑的武将家眷的青睐,无形中巩固了与军中一部分势力的联系。

然而,暗处的攻击并未停止。几日后的一个深夜,锦澜院外墙发现了用鲜血画上的诡异图腾——赫然是那紫鳞令牌上的简化图案!虽被巡夜护卫及时发现清除,但那浓重的血腥味和挑衅意味,依旧让府内人心惶惶。

“他们是在警告,也是在试探我们的反应。”周临澈看着青墨呈上的、拓印下来的图腾,眼神冰冷。对方在展示他们无处不在的渗透能力。

“夫君,我们是否要……”沈莲岫担忧地看向他。

“不动。”周临澈斩钉截铁,“越是如此,越要沉住气。他们想激怒我们,让我们自乱阵脚。传令下去,加强巡逻,但对外只说是防止宵小,对此事……秘而不宣。”

就在周临澈全力稳定内部、应对暗处挑衅之时,青墨带来了一个关于漕运贪腐案的关键进展。

“爷,我们安排进漕帮的人,拿到了确凿证据!”青墨语气带着压抑的兴奋,“逍遥王的心腹,漕运总督潘闵,与其小舅子合谋,利用漕船夹带私盐、茶叶,数额巨大!这是他们秘密账册的抄录本,以及几封关键信件!”

周临澈接过那薄薄的几页纸,快速浏览,眼中寒光越来越盛。账册上记录的银钱往来触目惊心,足以将潘闵及其党羽彻底打入地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