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章 好好的吧一切都好

办公桌上,半杯冷掉的咖啡旁散落着七张修改稿,最上面那张用红笔圈出的二字格外醒目。三个月前他顶着质疑声提出的跨界项目,此刻正随着窗外车流缓缓铺展成现实。键盘缝隙里还卡着片银杏叶,是上周去高校调研时,某棵百年老树下恰好飘落在他肩头的。

玻璃倒影里,他看见自己衬衫领口微开,眼下有淡青的疲惫,却掩不住嘴角上扬的弧度。手机相册自动弹出去年今日的照片:同样的窗口,同样的霓虹,只是那时桌上摆着的是离职申请和空空的纸箱。

雨势渐歇,远处商圈的巨幕广告切换成新款概念车宣传片。他想起明天要去见的那位硅谷归来的工程师,笔记本里记着三页待讨论的技术细节。掌心沁出薄汗,不是紧张,是期待——像小时候拆开新年礼物前,指尖触到包装纸下未知形状的雀跃。

街灯次第亮起,在湿漉漉的地面织就光的河网。他拿起椅背上的外套,将充电器和笔记本电脑塞进包里。电梯数字跳动间,他摸出手机订了最早班去深圳的高铁票,备忘录里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地址后,新添了一行小字:记得带那片银杏叶做书签。

高铁上,他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风景,心中还回味着项目通过的喜悦。到了深圳,他直奔人工智能实验室。在那里,他见到了那位硅谷归来的工程师林博士。林博士有着一头利落的短发,眼神中透着智慧与自信。两人交流起技术细节,碰撞出无数灵感的火花。可就在合作即将进一步推进时,他们遇到了一个棘手的技术难题,试了多种方法都无法解决。他和林博士在实验室里日夜钻研,桌上堆满了废弃的稿纸。但他没有丝毫退缩,想起母亲的鼓励和过去那些咬牙坚持的时刻,他告诉自己一定能攻克难关。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,他们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。项目顺利推进,他的事业又迈向了新的高度。之后,他带着母亲来到深圳,在海边吹着海风,看着母亲脸上幸福的笑容,他知道,一切的努力都值得。晨光漫过窗台时,他总爱泡一杯热茶,青瓷杯壁凝着细密水珠,茶香混着烤面包的焦香漫进书房。窗台上的绿萝垂下新抽的嫩芽,他会驻足片刻,用指尖碰碰叶尖的晨露——这个习惯从大学毕业坚持至今,像在时光里埋下的锚点,提醒自己永远保持对世界的新鲜感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午后阳光斜切进工作室,他伏在案前修改设计图,铅笔在纸面划出沙沙声响。电脑旁堆着三叠厚厚的资料册,最上层那本边角已经磨卷,扉页上写着2018-2023项目笔记。偶尔遇到瓶颈,他会走到阳台侍弄那盆养了五年的茉莉,修剪枯枝时忽然抬头望向天际,云絮流动间,某个灵感便顺着风溜进脑海。

深夜加班后,他常绕路去巷口的老面馆。老板总笑着多舀一勺骨汤,看他边吃面边在手机备忘录里记些什么。有时是突然闪现的创意,有时是对明天要拜访的客户的细节补充。路灯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,脚步却始终轻快,像揣着一兜星星在赶路。

他总在天色微明时起身,砂铫在炉上咕嘟出细响,碧色龙井在白瓷杯里舒展成春山的形状。案头摊开的书页间,茶渍晕染出浅黄的圆斑,像谁悄悄按上的时光邮戳。有时读到会心处,雀舌在舌尖绽开清苦的回甘,檐角的露珠恰好坠入青瓷笔洗,惊起一圈细密涟漪。

当暮色浸透窗棂,煤油灯的光晕便在宣纸上轻轻摇晃。他握着狼毫的手悬在半空,看灯花簌簌落在《本草纲目》的批注旁,与半干的墨痕纠缠成星子的模样。砚台里的墨汁添了又添,直到晨露再度爬上窗纸,才惊觉东方已泛起鱼肚白,而案头的药草图又多了三张半。

岁月在茶烟与灯影间缓缓流淌,将那些独坐的清晨与不眠的长夜酿成醇厚的光阴。某日整理旧物,忽见泛黄纸页间夹着的茶梗已凝成琥珀色,而灯盏里积下的灯花竟垒成小小的星子堆——原来无数个平凡日夜的微光,早已在时光深处汇聚成河。

如今他走在行医的山路上,行囊里的茶罐轻响如佩环。抬头望见北斗横斜,忽然明白那些浸在茶汤里的晨曦、凝在灯花中的暮色,都已化作璀璨星河悬在天际。清辉落满肩头时,前方云雾缭绕的山路便愈发清晰,药篓里的铜铃在风中叮当作响,和着远处隐约的鸡鸣,谱成未完的征途序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