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足虐我千百遍,我仍待你如初恋!

“我们走!” 他几乎是低吼着对身边那两个同样目瞪口呆的工作人员下令。

皮鞋踩在录音笔碎片上,发出令人牙酸的嘎吱声。李振海带着他那压抑到极点的风暴,头也不回地大步离去,身影迅速消失在通往内部通道的拐角,留下身后一片死寂的狼藉和无数道惊魂未定的视线。

冰冷的雨丝不知何时又从体育场敞开的顶棚缝隙飘了进来,带着深秋首尔刺骨的寒意,落在我的额头和脖颈上。那股支撑着我摔出录音笔的孤勇,像潮水一样迅速退去,只留下满心的冰冷和一片茫然的疲惫。手掌心,刚才紧握录音笔的地方,清晰地印着几道深红色的凹痕,微微刺痛。

---

回到北京,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无形的压力。报社领导把我叫进办公室,烟雾缭绕中,他语重心长,手指敲着桌面:“小林啊,有热情是好事,但方式方法要注意!李主席那边…很恼火!你这一摔,摔碎的是你自己的前途,也给咱们报社惹了麻烦!上面打招呼了,关于国足,特别是关于足协管理层,近期…谨慎报道!非常时期!”

“非常时期?” 我几乎要冷笑出声,“是捂盖子的时候吗?”

小主,

“生存!懂不懂生存!” 领导猛地拔高声音,脸涨得通红,“理想能当饭吃?等你坐到我这个位置,你就明白了!收敛点!写点别的,避避风头!”

走出那间令人窒息的办公室,手机屏幕亮起,是女友苏晴的信息,只有一行字:“燃,我们聊聊吧。” 地点约在我们常去的那家咖啡馆。窗外车流如织,霓虹闪烁,映着苏晴忧虑的脸。她搅动着早已冷掉的咖啡,声音很轻:“阿姨给我打电话了……她很担心你。你这次……太出格了。得罪了上面,工作怎么办?我们以后怎么办?” 她抬起头,眼里有泪光,“我知道你爱足球,可生活不只是足球啊!你能不能……别那么轴?”

我看着窗外飞逝的车灯,像一条流动的光河,沉默了很久。她的担忧和现实像冰冷的潮水,几乎要将我淹没。最终,我只是疲惫地说:“晴,有些东西,摔了,反而……轻松了。你说得对,生活不全是足球。可如果连这点念想都没了……” 我顿了顿,没有再说下去。那晚,苏晴没有跟我回家。她眼里的失望,比首尔的雨更冷。

接下来的日子,像陷入了灰色的泥沼。报社的冷板凳坐得人浑身发冷。关于国足东亚杯惨败后续的报道申请,一次次被无声地打回。其他媒体同行看我的眼神也多了几分疏离和同情。我成了圈子里一个尴尬的符号,一个莽撞的“麻烦”。

直到一周后,一个毫不起眼的牛皮纸文件袋,没有任何寄件人信息,像一片沉默的落叶,躺在了我公寓那塞满过期报纸和速食包装盒的邮箱里。

心脏,在那一瞬间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。手指有些发僵,我几乎是屏住呼吸,撕开了封口。

里面没有信,没有只言片语。

只有一个小小的、黑色的U盘。冰冷,沉默,像一个藏着惊天秘密的潘多拉魔盒。

我冲进书房,反锁上门,拉上窗帘,隔绝了外面世界的喧嚣。电脑启动的光映亮我有些苍白的脸。指尖微颤,将U盘插入接口。

文件夹里孤零零地躺着一个音频文件,命名极其简单粗暴——“0718会议”。

双击。

沙沙的电流底噪中,一个熟悉的声音率先响起,带着一种沉稳的、主持会议特有的腔调。是足协新上任不久的主席,宋凯。

“人都到齐了?好,时间紧,直接进入正题。东亚杯打成这样,三连败,零进球,尤其对韩国这场,零射正!舆论压力非常大。久尔杰维奇这个代理主帅,是继续用,还是换?今天必须定个调子。技术部老周,青训部老李,还有国家队管理部的小王,你们都是具体负责这块的专家,说说看法。尤其是,” 宋凯的声音顿了一下,加重了语气,“他的业务能力评估报告,我看了摘要,但我想听听你们详细的分析。谁先来?”

短暂的沉默,空气仿佛在音频里都凝滞了。

一个略显沙哑、刻意放缓语速的男声响起,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专业口吻。是技术部的老周。“宋主席,各位领导。关于久尔杰维奇指导的业务能力,我们技术部进行了非常详尽的复盘分析,尤其是他之前带国青队在亚青赛的表现,那是他独立执教能力的直接体现。”

背景音里,极其微弱地,传来一阵阵模糊的、带有强烈节奏感的声响——是足球解说员快速而激昂的语调,夹杂着现场球迷的呐喊!还有那种只有在比赛进行时才会有的、短促而密集的哨音和球场特有的回响!这声音极其微弱,像是从隔壁房间没关好的门缝里漏出来的,却被这高灵敏度的录音设备清晰地捕捉到了。

老周的声音继续,平稳而流畅,完全无视了背景里那场正在进行的失败直播:“亚青赛小组赛,国青队踢得非常有章法!进攻简洁高效,反击打得有声有色,充分展现了久尔杰维奇指导清晰的战术思路和临场指挥能力。年轻球员的执行力非常强,精神面貌也非常好,打出了我们中国年轻一代的风采!”

这时,背景音里的解说声陡然拔高,带着明显的惋惜甚至一丝愤怒:“……又丢了!中路完全空了!韩国队这次进攻太轻松了!看看这次防守,我们的球员在哪里?!形同虚设啊!” 解说的声音尖锐地刺破了老周平稳的叙述。

紧接着,另一个声音响起,是青训部老李,语调更加热情洋溢,甚至带着点夸张:“周部长的分析非常到位!我完全赞同!久尔杰维奇指导在挖掘年轻球员潜力方面,确实有一套!特别是对王钰栋的使用,简直是神来之笔!那孩子在他手下,敢突敢传,自信心爆棚!这就是好教练的点石成金!至于东亚杯的成绩,我们也要辩证地看,队伍磨合时间太短,对手实力又强,代理身份也让他有些顾虑。但他的战术素养,绝对是一流的!非常专业!我敢打包票!”

“对!专业!” 又一个年轻些的声音(国家队管理部小王)立刻跟上,语气斩钉截铁,“李部长说得对!非常专业!宋主席,您是没看到训练场上,久指导对细节的要求,抠得那叫一个细!每一个跑位,每一次传球路线,都反复演练!我们国家队,现在缺的就是这种精细化、专业化的欧洲先进理念!虽然成绩暂时有起伏,但这绝对是正确的道路!他的业务能力报告,我们管理部是高度认可的!非常专业!”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“非常专业!”

“绝对一流!”

“完全认可!”

音频里,几个声音此起彼伏,像排练好的合唱,将“专业”这个词汇反复地、重重地砸在宋凯面前,也砸在我的耳膜上,震得我头皮发麻。而背景音里,那场国足耻辱性的比赛解说,如同一个残酷的、无法关闭的伴奏:

“危险!又是边路!又被二打一了!我们的边后卫呢?!”

“传中!中路……唉,又没人争到第一点……”

“韩国队控球……太轻松了,完全像是在训练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