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1章 西凉燃烽火,蜀中惑奸言

王累也梗着脖子道:“不错!主公乃汉室宗亲,岂可未战先怯?当整军经武,示强于外,方可保境安民!”

然而,他们的慷慨激昂,在惊弓之鸟般的刘璋听来,却显得那么不切实际。他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一直沉默的法正:“孝直,你……你以为呢?”

法正心中冷笑,面上却是一片忧国忧民之色,他缓缓出列,沉痛道:“主公,黄、王二位所言,虽有其理,然……恕臣直言,恐过于乐观了。”

刘璋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,连忙道:“孝直快讲!”

法正侃侃而谈:“曹丕年少继位,心高气傲,急于建功立业以服众。其父曹操素有吞并天下之志,曹丕岂会甘于人后?如今他倾力西进,剿灭马超不过是顺手为之,其真正目标,恐怕……正如流言所说,乃是我益州锦绣河山!借扫清边境之名,行假道伐虢之实,古已有之!”

他顿了顿,看着刘璋愈发苍白的脸色,继续加重砝码:“更何况,马超、徐庶败军南逃,其路线直指我犍为郡。若我收留彼等,则正好予曹丕口实,称我勾结叛逆,大军便可名正言顺叩关!若我不收,则马超残部狗急跳墙,袭扰边境,亦是大患。此乃进退两难之局!”

“那……那该如何是好?”刘璋彻底慌了神。

法正深吸一口气,仿佛下了极大的决心,压低声音道:“主公,如今北有强魏虎视眈眈,东有荆南刘协野心勃勃,我益州虽富,然两面受敌,独木难支啊!为今之计,或可……或可暂且示弱于北,遣使前往许都,向曹丕称臣纳贡,承认其正统地位。如此,或可暂缓其兵锋,为我益州争取整顿防务、联络外援的时间。”

这看似“权宜之计”的建议,实则包藏祸心。一旦向曹丕称臣,益州在法理上便矮了一头,军心士气必然遭受重创,内部矛盾也会激化。

“称臣?!”黄权勃然变色,“主公!万万不可!我益州乃汉家疆土,岂可向篡逆之臣低头!此议若行,则将士寒心,士民失望,国将不国!”

王累也激动得满脸通红:“法孝直!你此言与张松何异?!莫非也想卖主求荣?!”

面对指责,法正丝毫不乱,反而痛心疾首道:“正一片丹心,只为保全主公基业,保全益州百万生灵!岂不知称臣有辱国体?然两害相权取其轻!若逞一时意气,招致刀兵之灾,城破之日,玉石俱焚,岂不更辜负先主托付之重?!此缓兵之策,乃不得已而为之啊!”

他这番声情并茂的表演,加上“保全生灵”、“不得已”等字眼,深深打动了懦弱怕事的刘璋。

“好了!都不要吵了!”刘璋烦躁地挥挥手,脸上挣扎片刻,最终,对战争的恐惧压倒了一切,“孝直……所言,亦是为国为民……称臣之事……容孤……再想想,再想想……”他虽然没说立刻同意,但态度已然松动。

朝会不欢而散。黄权、王累等忠直之臣,看着刘璋那犹豫不决、甚至倾向于妥协的模样,又看法正那“忧国忧民”的表演,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失望与悲凉。如此主君,如此臣子,益州前途,一片黑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