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1章 秣马厉兵,雷火待发

距离与张辽的约定之期,已过去近半。营盘之内,那股压抑已久的复仇烈焰,混合着新式火器带来的凛冽杀气,一点点攀升至顶峰。

刘协站在那座可俯瞰全营的望楼上,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标尺,丈量着下方每一寸土地上的变化。

最引人注目的,是营区西北角那片新划出的、戒备格外森严的区域。三十门以厚重油布严密覆盖的“雷霆-II型”野战炮,每一门火炮旁,都堆放着以木箱封装、同样覆以防潮油布的炮弹与发射药包。工部侍郎亲自领着数十名核心工匠,日夜不停地对这批战争利器进行着最后的检查、擦拭和调试。

“陛下,所有火炮已完成三轮试射校验,精度、射程皆符预期。炮手亦已完成基础操演,熟悉了装填、瞄准、击发流程。”郭坤的声音带着工匠特有的严谨,也有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与疲惫。

刘协点了点头,目光扫过那些在火炮旁肃立、神情既紧张又亢奋的炮手。这些人是新军中的佼佼者,头脑灵活,学习能力强,被抽调出来组成了这支全新的“雷霆营”。“郭卿辛苦。记住,火炮乃我军破敌之胆,亦是敌军首要摧毁之目标。战时,炮位选址、伪装、防护、转移,乃至哑火、炸膛等意外的紧急处置,都要有预案,反复演练。”

“臣明白!已制定详细操典,令各炮组熟记,并模拟演练过数次。”郭坤郑重应道。

离开火炮阵地,刘协在诸葛亮、庞统的陪同下,信步走向靠近江边的水寨区域。这里的气氛同样紧张忙碌。经过紧急抢修和多方搜罗,大小战船已增至一百五十余艘,虽然其中不少是走舸、斗舰之类的小型船只,楼船数量有限,但总算勉强凑出了一支可用的舰队。水军士卒们正在军官的呼喝下,进行着登船、接舷、跳帮、灭火等基础操练,号子声与水花声响成一片。

刘协的目光落在几艘经过特殊改装的艨艟上。它们的船首加装了坚固的冲角,两侧船舷则固定了数个可旋转的、类似大型弩臂的装置,上面搭载的不是弩箭,而是用绳索捆扎、浸满了火油的草球和陶罐。

“水军仍是短板,难以与江东精锐正面抗衡。”诸葛亮轻摇羽扇,语气平静地陈述着事实,“此番东征,水军主要任务,乃是以炮船掩护,运送步卒登陆,并保障江面补给线畅通,避免与吕蒙水师进行主力决战。”

“示敌以弱,扬长避短。”庞统接口,鹅毛扇指向江夏方向,“吕蒙必以为我水军新败,不堪一击,或会骄纵。待文远在彼处后方搅起风云,其心必乱,便是我水军趁势而动之机。”

刘协默然。

广阔的校场上,杀声震天。以桐柏山南下新军为骨干,混编了临湘西征军团的老兵,以及刘备“复仇营”的五千余众,总数接近四万的步卒,正在进行着最后的合成演练。

最引人注目的是关羽所部。他亲自披甲持刀,立于阵前,丹凤眼微开,不怒自威。其麾下士卒,多使长枪大刀,阵型严密,进退有据,一股剽悍凌厉之气扑面而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