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章 空气测试

空气测试还揭示了另一个秘密:那些新鲜脚印的主人。在几个监测点,他们检测到特殊的化学标记——一种淡淡的檀香味,与空气中偶尔出现的芳香烃吻合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“有人在用某种...标识气味?”秦娟分析,“可能是无意的体味,也可能是故意的标记。”

格桑的鼻子更灵:“这是守夜人的味道...他们用特殊香料沐浴,山神能认出他们。”

综合所有数据,一个惊人的图景逐渐清晰:这个地下结构不是一个废弃基地,而是一个仍在运行的、高度复杂的系统。它有自己的“呼吸”节奏,能调节内部环境,甚至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。

而空气成分的变化,可能是这个系统运行状态的指示器。

“看这个模式。”Shirley杨展示数据记录,“每次甲烷浓度升高前,符号会先发光。像是...预警?”

胡八一立即重视这个发现:“所以符号发光时,就要警惕可能的气体变化?”

这个规律在后来的下探中得到验证。符号发光确实预示着环境变化:有时是气体浓度变化,有时是温度波动,有时是...其他更微妙的变化。

一次下探中,他们遭遇了最诡异的事件:所有符号突然同时发光,空气电离强烈,随后整个甬道响起低沉的嗡鸣声。所有人感到强烈的恶心和眩晕,被迫撤退。

返回地面后,秦娟发现那次事件中,空气中出现了微量...神经毒剂?但浓度极低,不足以致命,刚好能引起不适。

“像是在...驱赶我们?”Shirley杨推测,“或者是...测试?”

格桑坚信是警告:“山神在说不要再来了。”

但胡八一想的更深:“或者是...某种免疫反应?像白细胞攻击细菌?”

这个比喻让所有人不寒而栗。如果这个系统把他们当作需要清除的“细菌”,那后果不堪设想。

空气测试揭示了系统的复杂性,也带来了更多问题:谁建造了这个系统?它还在运行什么?那些符号到底是什么意思?为什么空气成分如此异常?

但至少,他们有了一个安全指南:关注符号发光,警惕气体变化。

这可能是他们继续探索的关键——或者,是保住性命的关键。

远方的裂缝在夜色中沉默着,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未知的危险。而他们知道,下一次下探,可能就要揭开这个呼吸节律背后的秘密了。

因为有时候,要理解一个系统,最好的方式就是观察它如何呼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