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何况,还要在昔日至交好友、如今圣眷正隆的陈恪手下做事?
他杨继盛一生刚直,不求显达,但求做事。
如今这般,算是被闲置了吗?他心中不免有些耿耿。
然而,当他硬着头皮,到火药局报到时,却意外地发现,靖海伯陈恪对他的到来,表现出了极为真诚甚至堪称热烈的欢迎。
但在陈恪看来,火药局乃未来强军之基石,重中之重。
它需要的不是圆滑的官僚,而是铁面无私、严守规章、不畏权贵、甚至有些“死脑筋”的执行者!
而杨继盛,这位连皇帝都敢硬怼、连生死都能置之度外的铁面硬汉,简直是完美契合了他对火药局管理者的所有想象!
有杨继盛这根“铁尺”镇守火药局,陈恪相信,之前困扰他的安全生产、质量管控、杜绝贪墨浪费等问题,必将得到雷霆般的整治。
吴兑为人稳重,擅长协调,但缺乏杨继盛那种破釜沉舟的锐气和不容沙子的严厉。
如今两人搭档,一刚一柔,一主内一主外,正是最佳组合。
“仲芳兄!你可算来了!我这儿正缺你这样一丝不苟、铁面无私的大才!”陈恪亲自在衙门口迎接,脸上笑容真挚,毫无虚饰,直接拉着他的手臂就往里走,“快随我来!让你看看咱们这火药局的新气象!也正好让你这位新主事,好好给我‘雷霆’整顿一番!”
陈恪的热情感染了杨继盛,也勾起了他的好奇心。
他随着陈恪深入火药局,只见厂区规划井井有条,安全生产规程贴在醒目处,工匠各司其职,虽然忙碌却毫无慌乱,与他想象中衙门拖沓、工匠散漫的景象截然不同。
但陈恪却指着几处看似不起眼的细节——如物料堆放的高度、防火水缸的储水量、工匠操作时一个微小的不规范动作——对杨继盛道:“仲芳兄,你眼光毒辣,最是较真!这些地方,我看得出有问题,却总觉整改起来缺乏那股子不容置疑的狠劲!你来了正好!以后这局里的规程纪律、安全生产监察,我就全权交给你!谁敢玩忽职守,谁敢阳奉阴违,不管他是谁的人,有何背景,你只管按规章严办!出了事,我陈恪替你顶着!”
陈恪目光灼灼:“我要的,就是你这股子六亲不认、只认规矩的‘硬’!火药之事,关乎国运,关乎前方将士性命,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!唯有雷霆手段,方显菩萨心肠!仲芳兄,此地绝非闲职,实乃国之要害!非你这等赤忱忠直、不畏权势之人不能镇守!”
这一番话,如同重锤敲在杨继盛心口。
他忽然明白了陈恪的用意,也看清了自己真正的价值所在。
是啊,弹劾奸佞是忠君爱国,难道确保将士们用的火器弹药充足、精良、安全,就不是忠君爱国了吗?
这里同样需要刚直不阿,需要铁面无私,需要将一切人情世故、偷奸耍滑都挡在规章制度之外!
这同样是一场战斗,一场无声却至关重要的战斗!
杨继盛胸中的郁垒顷刻间一扫而空,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崭新的、沉甸甸的责任感与斗志。
他挺直了腰板,那双因牢狱之灾而略显浑浊的眼睛,重新迸发出锐利的光芒。
“子恒放心!”杨继盛的声音斩钉截铁,如同金石交击,“既入此门,继盛眼中便只有规程与质量!无论涉及何人,绝无姑息!定为你,为朝廷,守好这火药库!”
陈恪几乎可以预见,在杨继盛的主持下,火药局的生产效率、安全规范和质量标准,必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