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布占据徐州之后,袁术又派人来跟他提亲,想让自己的儿子娶吕布的女儿,两家结为亲家,一起对付刘备和曹操。吕布一开始答应了,可后来刘备派人来劝说吕布,说袁术要是跟他结了亲,以后势力会更大,到时候吕布也会被袁术吞并。吕布一听,觉得有道理,就又反悔了,不仅把袁术的使者给抓了起来,还把他送回了袁术那里,两家的婚事也就这么黄了。
袁术见吕布出尔反尔,气得不行,立刻派大将纪灵率领三万大军,去攻打小沛的刘备。刘备兵力薄弱,根本抵挡不住纪灵的进攻,只好又派人去求吕布帮忙。吕布的手下都劝他,说刘备是个潜在的威胁,不如趁这个机会,让纪灵把刘备给灭了,省得以后麻烦。可吕布却不这么想,他说:“刘备要是被纪灵灭了,下一步袁术就该来打我了,我不能坐视不管。”
于是,吕布就率领一千多骑兵,赶到了小沛城外。他把纪灵和刘备都请来,在自己的营寨里喝酒。酒过三巡,吕布对纪灵说:“我今天请你们来,是想为你们两家化解矛盾。我吕布不喜欢打仗,只喜欢劝和。”说着,他让人把自己的方天画戟插在营门外面,然后对众人说:“我现在站在营门里,要是我能一箭射中画戟的小枝,你们两家就罢兵言和;要是射不中,你们再打不迟。”
纪灵和刘备都觉得这不可能,画戟的小枝那么细,而且距离又远,怎么可能一箭射中?可没想到,吕布拿起弓箭,搭箭拉弦,只听“嗖”的一声,箭正好射中了画戟的小枝。纪灵和刘备都惊呆了,纷纷赞叹吕布的箭术高超。纪灵没办法,只好按照约定,率领大军撤退了。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“辕门射戟”,也是吕布一生中少有的高光时刻,既展现了他的武艺,也暂时化解了一场危机。
吕布虽然暂时稳住了徐州的局势,但他自己并没有什么雄才大略,又听不进陈宫等人的建议,反而重用陈登、陈珪父子这样的小人。这陈氏父子表面上对吕布忠心耿耿,实际上早就暗中投靠了曹操,经常把徐州的情况偷偷告诉曹操,为曹操攻打徐州做准备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公元198年,曹操觉得时机成熟了,就亲自率领大军,联合刘备,一起攻打徐州。吕布得知消息后,赶紧率军驻守下邳,也就是今天的江苏邳州。曹操的大军很快就包围了下邳,派人去劝吕布投降。吕布一开始还想投降,可陈宫等人劝他说:“曹操这个人多疑,您要是投降了,肯定没有好下场。不如咱们坚守下邳,等待袁术的援兵。下邳城防坚固,粮草也还充足,只要咱们能守住几个月,曹操的军队粮草耗尽,自然会撤军。”
吕布觉得陈宫说得有道理,就拒绝了曹操的劝降,开始坚守下邳。曹操见吕布不投降,就下令攻城。可下邳城确实很坚固,曹军攻了好几次,都没能攻下来。这时候,曹操身边的谋士荀攸出了个主意,说:“下邳城靠着泗水和沂水,咱们可以挖开河堤,放水淹城,这样用不了多久,吕布就会不战自降。”
曹操一听,觉得这主意不错,立刻就下令士兵挖河堤。没过几天,泗水河和沂水河的水就漫了上来,把下邳城给淹了大半。城里的士兵和百姓都慌了神,粮食也开始短缺,士气越来越低落。吕布见形势越来越危急,心里也开始慌了,整天在城里喝酒解闷,喝醉了之后就打骂手下的将领,手下的人都对他越来越不满。
有一天,吕布的部将侯成、宋宪、魏续等人在一起商量,觉得跟着吕布迟早会被曹操活捉,不如早点投降,还能保住一条性命。于是,他们就趁着吕布喝醉了酒,把他给绑了起来,然后打开城门,向曹操投降。
吕布被押到曹操面前的时候,还想活命。他对曹操说:“明公您所担心的,不就是我吕布吗?现在我已经投降了您,只要您让我跟着您,我就帮您率领骑兵,平定天下,到时候天下还有谁能是您的对手?”曹操听了,心里也有点动摇,毕竟吕布的武艺确实天下无双,要是能为自己所用,确实是个很大的助力。
可就在这个时候,站在一旁的刘备说话了:“明公您忘了丁原和董卓的事了吗?”曹操一听,顿时恍然大悟。丁原和董卓都曾经是吕布的义父,可最后都被吕布给杀了,这样的人,怎么可能真心投靠自己?要是留着他,迟早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。
吕布见刘备揭穿了自己的老底,气得破口大骂:“大耳贼刘备,你最不讲信义!”可骂也没用了。曹操下令,把吕布绞死在白门楼下,然后砍下他的脑袋,送到许都去示众,以此来警告那些反抗他的诸侯。
一代名将吕布,就这么结束了自己的一生,死的时候,还不到四十岁。纵观吕布的一生,他凭着一身无双的武艺,在乱世中杀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,“人中吕布,马中赤兔”的赞誉,也确实不是浪得虚名。可他却没有与之匹配的战略眼光和政治智慧,反复无常,见利忘义,杀丁原,叛董卓,背刘备,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。
《三国志》的作者陈寿,评价吕布“有虓虎之勇,而无英奇之略,轻狡反复,唯利是视”,这句话可以说是对吕布一生最准确的概括。他就像一头勇猛的老虎,却没有老虎的智慧和谋略,只知道凭着自己的勇武横冲直撞,再加上唯利是图,反复无常,落得这个下场也是情理之中。
这正是:
勇冠三军又如何,无谋无义终成空。
白门楼前魂飞散,只留评说史书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