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1章 传播难题,创新解决2

中午时分,李商人来了。他一进门就问:“想好怎么让人记住‘悦田记’了吗?”

我把草图画出来递给他。第一幅是清晨的田埂,露水挂在稻叶上,下面写着“一粒种子”。

他没说话,继续往后翻。第二幅是我蹲在地里插秧,袖子挽到手肘,题的是“也能长成”。第三幅是顾柏舟弯腰扶犁,影子拉得很长,写着“春天之前,总要翻土”。

他看到第九幅,停住了。那是两个孩子站在晒场边,承安端着水碗,雅柔抱着小筐。图不大,但能看出他们脸上的笑。下面一行字:“春天。”

他抬眼,“你打算送这个?”

“不是送。”我说,“是随礼盒附一张。每批换一幅,十幅一轮。看完的人若记得,自然会问下一批。”

他摇头,“太慢了。她们连茶点都嫌摆得不够快,哪等你一幅一幅讲?”

我知道他在想什么。他想的是生意,要快、要直接、要一眼抓住人。

可“悦田记”不能只靠快。

“她们可以不看。”我说,“但只要有一人看了,记住了,传给了另一个,就够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