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9章 冶金部急召解难题 巧算高炉定风波

如果烘炉过程中,温度场的变化频率,或者冷却系统运行的某种周期性扰动,与炉壳的某阶固有频率接近,就可能引发‘热-固耦合共振’。”

他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简单的耦合振动方程:“这种共振会导致热量在局部聚集、传递异常,表现为无法用常规热工理论解释的温度波动和振动。就像……”

他顿了顿,找了个形象的比喻,“敲击一个玻璃杯,它会以特定频率振动并发出声音。现在,我们的高炉,可能正在被一种无形的‘力量’敲击。”

指挥中心里一片寂静,随即响起低沉的议论声。

“热-固耦合共振?这……闻所未闻!”

“何主任,我们是炼钢的,您这理论是不是太……太深奥了?”

“炉壳振动我们监测过,振幅很小,不可能引起如此显着的热效应!”

“周总工,这思路听起来有理,但验证起来太难了,时间不等人啊!”

就连见多识广的周总工,也面露难色:“何主任,您这个想法很有启发性。

但炉壳的固有频率、温度场的激励频率,这些数据如何获取?

耦合模型如何建立?这比我们之前面对的任何一个冶金难题都要复杂。”

所有人都觉得何雨柱的思路虽然新颖,但近乎玄学,缺乏工程实现的路径,对解决眼前的困境似乎遥不可及。

面对几乎一边倒的质疑,何雨柱神色不变。

他走到摆满数据和图纸的会议桌前,清出一块地方,对周总工说:“请给我高炉最详细的结构图纸、材料参数、炉衬布局、冷却系统图,以及烘炉全过程的所有温度、压力、振动监测数据。再给我一点时间。”

资料迅速备齐。何雨柱深吸一口气,仿佛进入了状态。他右手执笔,左手操作计算尺,开始在稿纸上飞速演算。

他首先根据结构图纸和材料参数,快速估算炉壳的前几阶固有频率和振型。

接着,分析烘炉升温曲线和冷却水流量数据,寻找可能的周期性激励源。

小主,

然后,他开始构建那个前所未有的“热-固耦合”简化模型,将温度场的变化视为对结构的一种动态载荷,研究其响应。

他的计算速度快得令人眼花缭乱。复杂的偏微分方程、矩阵运算、特征值求解……

在他笔下如同行云流水。尤其在进行大规模数值估算时,他展现出的心算能力,让旁边几位试图用算盘验证的工程师目瞪口呆,他们的算盘珠子还没拨完,何雨柱已经得出了结果,而且精度极高!

时间在笔尖的沙沙声和计算尺的滑动声中流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