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2章 卷末语

答:这是一个极具启发性的问题,值得深入探讨。

但很遗憾,无论从哪个层面看,我都难以安排这样的情节。

首先,我们需要定义“反派”。

在本卷后半段后,西拉斯已然成为一个末世敌基督式的角色,一个“大罪人”(The Man of Sin)。

相较之下,其他的反派角色,更像是“盗匪”或“蟊贼”。

当权力天平发生如此巨大的倾斜后,他们之间除了纯粹的物理对抗(如刺杀),已不存在对等博弈的可能。

其次,说服与转化,对真正的“大恶人”是无效的。

普通反派的特质,往往源于一种“不完整的哲学”,一种“求而不得”,最终诉诸于恶,如伊莱亚斯。

而小丑这类角色,其特征在于拥有一种“完整的哲学”,一种纯粹的、以“反秩序”和“破坏”本身为终极目的的哲学。

对于前者,你可以通过补全其缺失的逻辑环,从而进行修正;

对于后者,则唯有暴力或其它强制手段能够奏效。

---

问:关于未来的规划,可否透露一二?比如卷数与结局。

答: 规划为三卷。

第一卷,《瞧,那个人》(Ecce Homo)。

第二卷,《从企业到帝国》(De Societate ad Imperium)。

第三卷,《新世界》(Novus Ordo Seclorum)。

至于具体情节与西拉斯的最终命运,请允许我暂且保密。

---

问:西拉斯与伊莎贝拉之间,是否存在传统意义上的感情线?

以及,为何要为伊莎贝拉设定一个“不洁”的过往?

答:探讨这个问题,我们需要转换视角,从角色的内在特质出发,而非作者个人的情感观或道德观。

以西拉斯迄今所展现的人格特质而言,我想答案已不言自明。

西拉斯“不在乎”

——无论是世俗意义上的爱情,还是所谓的纯洁。

---

问:故事中是否蕴含着对未来的预言?

答:包含了部分推演,但并非绝对的预言。

我在创作时,力图达到一种高度概括化的“超真实”(Hyperreality),其中自然会涉及一些基于当下文明进程的合理推测。

但请务必将其视为一种可能的分支,而非唯一的未来图景。

---

再次感谢诸位的陪伴与支持。

第一卷的旅程至此告一段落,让我们在未来的篇章中,再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