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砰!”
吴思远手中的铅笔被他无意识地摁断在铺满图纸的会议桌上,断屑蹦起,落在几张关键的性能对比数据表上。
星火研究所最大的那间会议室里,空气凝重得能拧出水来,墙上新绘制的“星河一号”初步构想图线条纵横,仿佛勾勒着未来命运的脉络。
“吴工,您说的国际主流、成熟生态,道理我们都懂。”李文军扶了扶厚厚的眼镜,声音不高,却带着一股执拗的劲儿。
他手指点着桌上那几张手绘的图表,上面密密麻麻布满了数据和曲线,“但您看看这份负载模拟测试报告!如果采用复杂的CISC指令集,
我们现有的‘争气芯-乙型’核心,在应对多任务并发时,其流水线阻塞概率会高达百分之三十七!
这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我们精心设计的‘心脏’,会因为指令太过‘肥胖’,而动不动就‘心肌梗塞’!”
他对面,几个支持吴思远的年轻技术员脸色涨红。
其中一人忍不住反驳:“李工,不能只看短板!CISC指令功能强大,单条指令完成复杂操作,可以显着减少程序代码量,提升编译效率!这是我们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捷径!”
“捷径?”坐在李文军旁边的张海洋忍不住闷声开口,他古铜色的脸上眉头紧锁,粗壮的手指捏着一枚加工精度极高的“争气芯”样片,像是在掂量它的分量,“俺是个大老粗,不懂你们那些弯弯绕绕的洋码子。
俺就知道,让这小身板(芯片)去扛大炮(比喻复杂指令),迟早得累趴下!不是不能扛,但一定会步履蹒跚,耗尽潜力!到时候就不是追赶,是直接趴窝了!”
他这话虽糙,但比喻却异常形象,让几个年轻技术员一时语塞。
吴思远深吸一口气,努力平复着内心的波澜。
他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,语气恢复了平日的严谨和系统化的自信:“李工,张工,你们的顾虑有道理。但复杂指令集(CISC),是当前国际主流,也是被无数商业实践验证过的成熟路径。
它的优势在于,单条指令功能强大,能够有效减少程序代码量,降低编译器设计的复杂性。只要我们能在缓存设计和编译器优化上投入足够资源,完全可以弥补这部分性能损失。
而且,从长远看,拥抱CISC生态,意味着我们未来可以无缝对接更多国际上的先进软件和应用,这价值无可估量!这是一种务实的、高效率的策略!”
他侃侃而谈,从国外大型机的成功案例说到微型计算机的发展趋势,试图用严密的逻辑说服在场的每一个人。几位原本就对“国际标准”心存敬畏的技术干部微微颔首。
然而,坐在主位的苏清河老师却缓缓摇了摇头。
他没有立刻反驳,而是从随身携带的半旧牛皮公文包里,取出一个用防油纸仔细包裹的小本子。
本子的边角已经磨损,纸页泛黄,上面是用钢笔书写的、密密麻麻却工整清晰的公式和图表。
“思远同志提到的生态和前瞻性,很重要。文军同志强调的硬件基础和现实风险,也很关键。”苏老师的声音平和,却带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沉稳力量,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,“争论的焦点,在于我们对‘星河一号’的定位,以及我们手中‘争气芯’潜力的判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