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0章 中山无极甄氏

当看到一份来自冀州中山国的奏书时,他的目光微微停顿了一下。

奏疏是中山国相呈送的常规工作汇报,文笔四平八稳,内容无非是“安抚流民初见成效”、“劝课农桑不敢懈怠”、“境内尚属安宁”等官样文章。

但在提及境内有名望的家族,希望朝廷予以嘉奖或笼络,以稳定地方时,提到了“无极甄氏”,称其“家世康宁,乐善好施,于去岁赈济流民时出力颇多,于地方颇有名望”。

“无极甄氏……”刘辩放下朱笔,身体微微后靠,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御案上轻轻敲击着。

这个名字,像是一根细微的羽毛,轻轻搔动了他记忆深处某个被尘封的角落。

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,或者说,在他所知的那些传说和故事里,河北中山的甄家,似乎出了一位了不得的女子,一位在三国纷争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,甚至影响了曹魏初期政局的女人……

那是一个即便在千百年后,依旧与“洛神”的翩跹姿影联系在一起的名字。

他沉吟片刻,唤来侍立在旁的宦官,吩咐道:“去请郭祭酒来一趟。”

不多时,郭嘉便晃晃悠悠地走了进来。

他似乎刚从某处偷闲打盹中被唤醒,头发略显蓬松,官袍的襟口甚至有些歪斜,脸上带着挥之不去的倦意,见了刘辩也只是随意地拱了拱手,声音带着点刚睡醒的沙哑:“陛下召嘉前来,有何吩咐?”

他如今身为军师祭酒,参赞军机,地位超然,刘辩又刻意纵容甚至欣赏他这不羁的性子,故而他在宫廷礼仪上越发“不拘小节”了。

刘辩早已习惯他这副模样,也不在意,将那份中山国的奏疏推到他面前,看似随意地问道:“奉孝,你对冀州中山国了解多少?尤其是那无极县的甄家。”

郭嘉有些疑惑地拿起奏疏,快速浏览了一遍,随即撇了撇嘴,脸上露出几分不以为然的神色:“中山国?地处河北腹地,如今夹在袁本初与公孙伯圭两大势力之间,想必是战战兢兢,左右为难,日子怕是不太好过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这国相上奏,无非是粉饰太平,表表功绩,显示自己治下尚有贤良,能与地方大族和睦相处罢了。”

他顿了顿,将奏疏放回案上,语气带着惯有的懒散,“无极甄氏嘛……倒是听说过,算是当地一个传承数代的富户,祖上似乎有人做过上蔡令,但早已没落,算不得什么顶级门阀。

家族多以经商和经营田庄为主,据说家资巨万,良田美宅无数,在中山一带确实颇有影响力。

但也正因如此,常被各方势力觊觎,如同稚子怀金行于闹市。

陛下何以对此等偏远之地、寻常家族感兴趣?”

刘辩自然不会说出自己那点基于“历史知识”的私心,他端起茶碗抿了一口,借着氤氲的热气掩饰住眼中一闪而过的异色,沉吟道:“如今袁绍在渤海,看似与韩馥和睦,实则暗中较劲,吞并之心昭然若揭。

其目光所及,无非北方的幽州公孙瓒与南边的朝廷。中山国地处冀州中部,连接南北,位置紧要。

甄家在此地盘踞多年,颇有资财人脉,若能加以笼络,或可在袁绍的后方埋下一颗钉子,即便不能起到关键作用,至少也能多了解一些河北内部的真实动向,于我朝廷未来决策,未必无益。”

郭嘉闻言,那双看似惺忪的睡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光芒,但他随即又恢复了那副玩世不恭的样子,甚至毫不客气地自己拎起旁边的茶壶给自己倒了一碗水,咕咚喝了一大口,才笑道:“陛下深谋远虑,时刻不忘布局天下,嘉佩服。不过……”

他拖长了语调,放下茶碗,用手指点了点那份奏疏,“对此等地方豪族,嘉以为,直接笼络,恐怕效果不大,反而容易弄巧成拙。”

“哦?奉孝有何高见?”刘辩放下茶碗,身体微微前倾,做出认真倾听的姿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