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4章 杨晔冤案(下)

恐惧,如同最深沉的寒冰,冻结了每一个官员的心。兔死狐悲,物伤其类。今日是杨晔、杨士伟,明日又会是谁?

刑部大堂,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。首辅商辂召集了内阁、六部、都察院、通政司的主要官员,每个人的脸上都笼罩着一层阴霾。

商辂须发微颤,将手中的茶盏重重顿在案几上,茶水四溅。“诸公!都看到了吗?西厂之害,甚于虎狼!杨晔一案,分明是韦瑛构陷,屈打成招,汪直借此罗织,扩大案狱!如今杨晔惨死,杨泰问斩,杨士伟等流放!此非国之律法,此乃厂卫之私刑!长此以往,朝廷法度何在?公理正义何在?我等读书人,位列朝堂,岂能坐视阉宦如此荼毒士林,祸乱朝纲?!”

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沙哑,带着一种悲愤至极的沉痛。

吏部尚书尹旻接口道:“商公所言极是!西厂行事,无需实证,仅凭风闻臆测便可拿人;酷刑之下,何求不得之供?此案牵连之广,定罪之酷,旷古未闻!若再不制止,恐朝堂之上,再无敢言之士!”

“必须弹劾!”都御史李宾猛地站起身,脸色铁青,“联合百官,上书陛下!陈述西厂之罪,恳请陛下罢撤西厂,严惩汪直、韦瑛!否则,我等便跪伏宫门,死谏到底!”

“对!联名上奏!”

“绝不能再忍气吞声!”

堂下群情激愤,多年来对西厂的恐惧和不满,在此刻被杨晔父子的鲜血彻底点燃,化作同仇敌忾的怒火。一份由内阁首辅商辂领衔,几乎囊括了所有重要部院大臣的联名弹劾奏章,迅速草拟而成。奏章中,历数西厂“擅设酷刑、诬陷良善、僭越权柄、动摇国本”等数大罪状,言辞之激烈,态度之决绝,为成化朝以来所罕见。

西厂衙门,汪直自然也收到了风声。他坐在那张宽大的紫檀木公案后,听着心腹汇报文官集团正在串联,准备发动前所未有的猛烈攻击。年轻的脸上,非但没有惧色,反而露出一丝冰冷的、近乎兴奋的神情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“终于都跳出来了……”他轻声自语,指尖划过光滑的桌面。他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。西厂的崛起,必然触及旧有权力体系的利益,与文官集团的冲突不可避免。杨晔案,不过是导火索而已。

他并不慌张。他深知皇帝的软肋——对官僚集团根深蒂固的猜忌,以及对于“隐弊”和“阴谋”近乎偏执的恐惧。他有信心,能够将文官们的这次反弹,扭曲为“结党营私、攻讦近臣、试图壅蔽圣听”的又一次证据。

“提督,文官势大,此次联合,恐怕来者不善啊。”吴绶不无担忧地低声道。

汪直瞥了他一眼,淡淡道:“势大?那是因为陛下尚未看清他们的真面目。一群聒噪的乌鸦罢了,聚在一起,声音大了些,就想遮天?”他顿了顿,吩咐道,“你去,把我们掌握的,关于几位参与联名大臣的‘材料’,整理一下,不必太多,但要足够让陛下心生疑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