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5章 威宁海之战(下)

汪直站在阵后,手持马鞭,高声呐喊:“将士们!杀退这些残敌!胜利就在眼前!”

明军将士们士气大振,纷纷怒吼着发起反击。他们如同猛虎下山,将鞑靼人的阵型冲得七零八落。鞑靼人本来就是临时集结,指挥混乱,在明军的猛烈反击下,很快便溃不成军,纷纷掉头逃窜。

明军没有追击,只是清理了战场,便继续向南撤退。经此一战,鞑靼人的残余势力彻底被打散,再也无力组织有效的追击。

数日后,明军顺利抵达大同。大同守将早已接到消息,率领全城军民出城迎接。当看到明军将士们押着俘虏、驱赶着大量的马驼牛羊归来时,全城百姓都沸腾了,欢呼声、呐喊声此起彼伏,响彻云霄。

“大明万胜!”

“王军门威武!”

“汪公公千岁!”

百姓们自发地涌上街头,为明军将士们献上食物和水。将士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,连日来的疲惫和艰辛,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满满的成就感。

汪直骑在马上,接受着百姓们的欢呼,心中充满了自豪。他知道,这场胜利,不仅让他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军功,更让他在百姓心中树立了威望。他的权势,将会因为这场胜利,达到前所未有的顶峰。

随后,捷报被快马加鞭送往京城。捷报中详细描述了威宁海之战的全过程,从风雪奔袭到突袭敌营,再到阵斩满都海、缴获无数,字字句句都充满了震撼力。

捷报传回京城的那一刻,举朝震动!这一次,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捷!直捣王庭,阵斩酋首妻室,缴获无算!明宪宗朱见深看到捷报后,龙颜大悦,当即下令,对有功之臣大加封赏。

王越凭此殊勋,被封为威宁伯,世袭罔替,成为明代以战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!汪直则再获增禄,岁禄增至三百石,其权势和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!参与此战的上万官兵,皆按功行赏,一时间,北疆将士士气大振!

而遭受重创的鞑靼亦思马因部,虽然于当年十二月纠集残部进攻大同试图报复,但在士气高昂的明军面前被轻易击退。经此威宁海一役,鞑靼部势力大衰,在此后长达十三年的时间里,再也无力组织大规模南下侵扰,大明北疆获得了难得的长久安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