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吴晓燕?你怎么回来了?”三大妈惊讶地问。
吴晓燕笑了笑,语气有些沙哑:“三大妈,我来看看我婆婆。听说她摔断了腿,我不放心。”
就在这时,贾张氏在屋里听到了吴晓燕的声音,挣扎着就要坐起来:“是晓燕吗?晓燕来了?”
吴晓燕赶紧走进屋,看到贾张氏躺在床上,腿上打着厚厚的石膏,心里也是一酸。
“妈,您怎么样了?”
她把小女儿放在床边的椅子上,上前握住贾张氏的手。
贾张氏看到吴晓燕,又看到站在门口的棒梗,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:“棒梗,我的大孙子!快过来,让奶奶看看!”
棒梗怯生生地走过去,叫了一声“奶奶”。
贾张氏一把把他搂在怀里,哭得更凶了:“我的乖孙子,奶奶好想你啊!”
吴晓燕看着祖孙俩相拥而泣的样子,眼圈也红了。
她跟贾张氏说了自己的情况,说李建国没了,她带着三个孩子没地方去。
小主,
贾张氏听了,也唏嘘不已:“好孩子,你怎么就这么命苦呢?”
俩人说了一下午的话,从下午一直聊到天黑。
院里的街坊们都在外面议论纷纷,不知道她们婆媳俩在屋里说了些什么。
直到傍晚,吴晓燕从屋里走出来,对着院里的街坊们说:“各位大爷大妈,我跟我婆婆商量好了,我以后就带着孩子回四合院住,给贾奶奶养老送终。我婆婆腿好了之后,就帮我带带孩子,我去上班赚钱。”
这话一出,院里的人都惊呆了。
一大爷愣了半天,才反应过来:“晓燕,你想好了?这可不是小事,你带着三个孩子,还要照顾贾张氏,不容易啊。”
吴晓燕点了点头,眼神很坚定:“大爷,我想好了。不管怎么说我婆婆都是棒梗的奶奶,我不能看着她没人管。再说,我现在也没地方去,回这儿住,也算是有个家。”
贾张氏在屋里也跟着喊:“各位街坊放心,晓燕回来,我以后就有人照顾了。我这腿好了,就帮她带孩子,不让她受委屈。”
三大妈站在一旁,脸都白了。
她这才照顾贾张氏一天,就失业了?
那每月六块钱的护理费,还有每天的一顿饭,都没了?
她张了张嘴,想说点什么,可看着吴晓燕坚定的眼神,又把话咽了回去——人家婆媳俩都商量好了,她一个外人,还能说什么?
当天下午,吴晓燕就带着三个孩子搬回了贾家。
李建国单位的房子,因为他去世了,厂里已经收回去了,不过给的那笔抚恤金,吴晓燕还攒着,手里有好几百块钱,暂时不用愁生活费。
街坊们看着吴晓燕忙里忙外地收拾房间,一会儿给贾张氏端水,一会儿哄小女儿槐花,还要看着小当和棒梗,都忍不住叹了口气。
二大妈跟一大妈说:“这吴晓燕,也是个苦命人。刚嫁过去没两年,男人就没了,现在又带着三个孩子回来照顾贾张氏,不容易啊。”
一大爷点了点头:“是啊,不过她能回来,也是件好事。贾张氏有人照顾了,她也有个地方住,算是两全其美。”
吴晓燕把房间收拾好后,又去跟厂里打了招呼——她之前在纺织厂的工作,一直找人带班,现在她回来了,打算下个月就去上班。
至于贾张氏之前在轧钢厂的临时工工作,她跟厂里说了,办了停薪留职,毕竟贾张氏都这样了,也不能去上班了,就算她好了,也要在家帮忙带孩子,因此工作还是等棒梗长大了,再去接这个岗位。
现在贾家生活虽然不算太好,但是未来还真说不准,毕竟如今吴晓燕手里面可是有两个工作名额,这都是她两个亡夫就给她的,以后等棒梗他们长大了,再加上她现在的工作名额,到时候三个孩子一人一个,她也不用为孩子的将来犯愁了。
她只要把三个孩子养大成人就可以了。
晚上,贾家的灯亮到了很晚。
屋里,贾张氏抱着棒梗,看着吴晓燕给小当和槐花喂奶,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。
吴晓燕看着婆婆和孩子们,心里也踏实了不少——虽然日子苦了点,可总算有个家了。
院里的街坊们也渐渐散去了,夜色又重新笼罩了四合院。
只有贾家的那盏灯,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温暖,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家庭的新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