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知道。”韩信打断她,抬起眼,目光锐利如手术刀,“文化节,布展。为了那些华而不实的展示品,牺牲宝贵的睡眠和学习时间。这就是你选择的‘可能性’?”
希流握紧了手指,没有回答。
“我计算过,”韩信继续说道,语气平静得可怕,“按照你目前的投入,那个项目最终评优的概率低于百分之十五。而你这周因为疲惫导致的效率下降,使得你本该完成的进阶习题集进度滞后了百分之四十。这是一个明显的负收益选择。”
他将一份打印好的文件推到希流面前。上面竟然是一份详细的数据分析,罗列了她近期时间分配、效率曲线预测,以及项目评优的概率模型。
希流看着那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图表,一股寒意从脚底窜上脊背。他不仅在观察她,甚至在用他擅长的方式,量化、分析她的一举一动,以此来证明她的“错误”。
“韩老师,您……”她声音有些发颤,“您怎么能……”
“为了得出最优解,必须收集足够的数据。”韩信说得理所当然,“你的行为数据表明,你正在远离高效成长的轨道。作为你的老师,我有责任纠正你。”
他站起身,走到希流身边,高大的身影投下一片阴影,将她笼罩。他没有触碰她,但那种无形的束缚感几乎让她窒息。
“退出那个项目,希流。”他的声音低沉,带着一种不容抗拒的磁性,“把时间回归到正轨。这才是对你最好的安排。”
希流抬起头,看着近在咫尺的这张俊美却冷漠的脸庞。她曾经感激他的悉心指导,敬佩他的学术造诣,但此刻,她只觉得恐惧。他的“为你好”,是一座用数据和理性砌成的牢笼。
“如果……我拒绝呢?”她听到自己声音微哑地问。
韩信微微歪头,像是在思考一个有趣的数学难题。然后,他极轻地笑了一下,那笑容里没有温度,只有一种洞悉一切的冷静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“那么,我会让你亲眼看到,偏离轨道的代价。”他慢条斯理地说,“比如,你那个项目小组的最终展示,可能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‘技术问题’。或者,你下周至关重要的期中考试,可能会因为某些‘意外’而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水平。”他俯下身,声音压得更低,如同恶魔的低语,“希流,我了解你的一切优势和弱点。我知道如何用最小的代价,让你回到正确的道路上。你……要试试看吗?”
希流的血液仿佛瞬间冻结了。她毫不怀疑韩信有能力做到他所说的一切。他的智慧,他的影响力,他那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冷静(如同游戏里那个兵仙韩信),此刻全都化作了针对她的、温柔而致命的威胁。
这不是暴怒的咆哮,而是经过精密计算的、效率最高的“修正”方案。
她看着他那双深邃的紫眸,里面没有疯狂的占有,只有一种对自己判断的绝对自信,以及为了实现“最优解”而可以采取任何必要手段的冷静决绝。这种基于理性推导出的控制欲,比纯粹的情感暴虐更令人胆寒。
最终,希流在那份数据分析报告上,看到了自己苍白的倒影。
她张了张嘴,却发不出任何声音。反抗的勇气,在绝对的实力和精准的威胁面前,寸寸碎裂。
看着她眼中逐渐熄灭的光,韩信知道,他再一次找到了“最优解”。他伸出手,这次,轻轻拂开了她额前那缕总是不听话的碎发,动作轻柔,却带着毋庸置疑的占有意味。
“很好。”他的语气恢复了往常的温和,仿佛刚才那番冰冷的威胁从未发生,“记住,希流,你的轨迹,由我规划,才是 safest and most efficient(最安全且最有效率的)。”
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,在办公桌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影,如同他们之间这段扭曲而无法挣脱的关系。希流坐在光里,却感觉周身冰冷,被无形的数据和理性的丝线紧紧缠绕,落入了一个名为“最优解”的甜蜜陷阱之中,无法逃离。
故事的结尾,希流是否最终会鼓起勇气彻底反抗?还是会在韩信精心编织的“最优”牢笼中逐渐迷失自我?这成为了一个悬而未决的命题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韩信那轻微却根植于骨髓的病娇掌控欲,已经如同他教授的数学定理一般,深深烙印在了希流的生活里,成为她必须面对的一道无解难题。